华娱之塌房系大导演 第64节

  “这次获奖,是否意味着国际影坛对华语电影的认可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新都市报》的记者问了一个关于国际认可的问题。

  陈卿点了点头:“电影的语言是世界通用的。威尼斯的选择说明好的故事不分国界,重要的是能否触动人心。”

  “在你威尼斯电影节尘埃落定之前,张伟瓶曾公开说《活埋》不可能拿奖,此刻你最想对张伟瓶说什么?”《娱乐周刊》的记者问了一个相对来说有些八卦的问题。

  “我对张伟瓶没什么想说的,不过,我对于易某师兄倒是有话要说。

  师兄啊,你在导演上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在识人上,眼神真的不怎么好啊,选了这么一个满身铜臭、唯利是图的商人做合作伙伴。

  商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艺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张伟瓶已经开始对你的创作指手画脚了吧?

  相信我,这只是一个开始,日后他会越来越多的干预你的电影,包括干预你的选角,干预你的拍摄,甚至是直接改你的剧本,直到你忍无可忍。

  所以你跟张伟瓶的分道扬镳是注定的。

  师兄,我在这里向你郑重的发出邀请,甩掉张伟瓶,跟我一起干吧!张伟瓶能给你的待遇,我全部都能给!

  我跟你一样,我也是导演,所以我比张伟瓶更理解你、理解你的电影,也会更尊重你的创作,我绝对不会对你的创作指手画脚的。

  师兄,你之所以跟张伟瓶合作,是因为当初他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投资了你,你感激他,但是这么多年,你帮他赚了那么多钱,早就还完这份恩了。

  就算没有,等你的《英雄》一上映,也可以还完了。

  师兄,我再次郑重的向你发出邀请,过来跟我一起干吧。不管怎么看,选我当合作伙伴,都比那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强吧?”

第115章 华语电影奥斯卡零的突破,收张易某当小弟

  陈卿没有跟张伟瓶打嘴炮,而是选择了釜底抽薪的招数挖张国师。

  张伟瓶之所以能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能在娱乐圈上窜下跳乱放炮,不就是因为身边站着张国师吗?

  如果把张国师挖走,张伟瓶屁都不是。

  当然,陈卿并没有指望真的能把张国师挖过来,事实上张国师也绝对不可能过来给他当小弟。

  但是没关系,陈卿原本就没想挖张国师,只要能让张伟瓶紧张、不敢招惹自己就行了。

  “章瀚予,恭喜你,在威尼斯拿下影帝,这个奖对您意味着什么?”

  作为威尼斯影帝,章瀚予也没有被“冷落”。

  “意味着我多少也算个‘腕儿’了吧?哈哈,开个玩笑。虽然这个奖是最佳‘男演员’奖,但我想说,这个奖不仅仅属于我,也属于陈导,没有陈导的好故事和扎实的导演功力,就不可能有这个奖。”

  “全片只有您一个演员,是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的?”

  “谈不上克服,因为这部电影一共只拍了7天,我都还没感觉到孤独感呢,拍摄就结束了。”

  “这次获奖会给您今后的选角带来压力吗?”

  “压力就是动力。不过我现在接戏有个新标准:剧本里必须写明'可以站立表演’。当然,只要角色有挑战性,躺着演我也愿意。”

  回到北电,陈卿再次看见了熟悉的横幅:“热烈祝贺我院文学系97级陈卿同学作品《活埋》荣获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双项殊荣。”

  这次横幅就比之前的横幅要长一些,为了让两个奖都出现在横幅上,这文案可谓是煞费苦心。

  “陈卿学长真的是从不失手,又在威尼斯电影节捧回了大奖。”

  “不是捧回一个大奖,而是两个大奖!”

  “这就是那部只拍了7天的电影吗,居然这么厉害?”

  “每拍一部电影,就能在欧洲三大获奖,我真的想不出还有哪个导演能比陈卿学长厉害的。”

  虽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欧洲三大拿奖,不过陈卿这次还是在学校里引起了轰动。

  北电的那些学子,无论是大一的新生还是大二大三的老鸟,一个个都佩服的恨不得对陈卿顶礼膜拜。

  《狩猎》也好《入殓师》也好,获的奖都比《活埋》要大,但是若论冲击,都不如《活埋》,因为《活埋》就是在北电校园里拍的,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拍的!

  《活埋》筹备了两个月多,又拍摄了7天,这期间几乎每个学生都去围观了。

  等于是北电学子们亲眼看着这部摘下威尼斯评审团银狮奖的电影是如何拍出来的。

  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以后去剧组试镜,提一嘴亲眼见过银狮奖电影的拍摄,这不得被高看一眼?

  “知道《活埋》吗,就是那部在威尼斯拿到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主角奖的,告诉你,这电影是在北电拍的,当时我就在边上看着……”

  这样的话在饭局上吹出去,岂不是马上成为饭桌上最靓的那个仔?

  “不错,银狮也很不错。”谢非把玩着陈卿的银狮奖杯,心情很是不错。

  陈卿这才刚刚成为自己的弟子,就捧回欧洲三大的次高奖,这开局很好。

  当然严格来说《活埋》是在陈卿本科阶段拍的,其实跟谢非没有关系。

  可《活埋》是在成为谢非弟子后拿的奖,这份功绩还是会算到谢非头上。

  “还是金狮更好看些。”陈卿对金狮奖是势在必得,金棕榈、金熊就拿了,差一尊金狮就实现欧洲三大的最高奖大满贯了。

  “以你的能力,拿到金狮是早晚的事。”谢非把银狮奖还给谢非,“其实你现在的成就已经是很多导演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了,不要急躁。”

  谢非说得对,陈卿是有些急躁,一年冲一个电影节都等不及,直接冲两部。

  张国师的《英雄》已经开拍了,商业片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所以陈卿要在文艺片还“神圣”的时候,好好的收割一波奖项。

  除了能够塑金身之外,也能赚大钱,就像《活埋》,投资区区30万,版权就卖了800万美元,哪部商业片能这么赚钱了?

  别的导演没这个能力也就罢了,他身为有挂的重生者,好本子可以说想有就有,完全可以一年拍两部。

  既然能多拍一部赚钱,为何不拍呢?

  “《亡命驾驶》后期怎么样了?”聊了会儿《活埋》,谢非又问起《亡命驾驶》来。

  “已经到了尾声,马上就能做完。”陈卿虽说去威尼斯走了一遭,但期间也是几次打电话回学校,沟通《亡命驾驶》的后期情况。

  “亡命驾驶的粗剪我已经看了,水准还是很高的,好好运作下,拿下金狮,弥补你没有金狮的遗憾问题不大。”谢非突然话锋一转,“你新电影是不是有了想法?”

  “老师怎么知道的?”陈卿有些诧异的问道,要拍《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事儿他可是只告诉了章瀚予。

  “《亡命驾驶》要送明年的威尼斯,你现在后期就要做完了,那么长时间,你能闲的住?”谢非摇摇头,“陈卿,有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你为什么那么拼,国内那些有名气的导演,有谁拍片能比你勤快的?”

  “我确实有个想法……”对谢非也没什么可隐瞒的,陈卿便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简单说了说。

  “科幻电影?”谢非又被这个点子惊到了,“《活埋》已经颠覆影坛一次了,你又要颠覆第二次啊。”

  如果说哪种类型在华娱属于荒漠,科幻一定榜上有名。

  其实这会儿华娱不是没有科幻电影,只是产量非常少,而且大多都偏向儿童科幻、科普教育。

  正儿八经面向成人观众的科幻片,几乎没有。

  “科幻”这个词,可以说成了好莱坞的专属,《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这种风靡全球的科幻大片,哪个不是出自好莱坞?

  这些科幻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制作!

  科幻片=大制作也几乎成了众人的共识。

  可陈卿却反其道行之,不搞大制作,还来小成本,而且比一般电影要小的多得多。

  可以说,陈卿开辟了一个科幻电影的全新思路。

  甚至可以说,陈卿又开创了一个电影的全新流派。

  谢非可以想象,如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问世,会对影坛造成怎样的冲击。

  张会君那边得知陈卿回到学校的消息,一个电话打给了谢非,把陈卿叫了过去。

  “陈卿,干的漂亮!”张会君一看见陈卿,老脸上就浮现出笑容来。

  “全靠学校的栽培。”陈卿说道。

  “《活埋》在威尼斯载誉而归,这个庆功会,得好好办一办。”张会君正色说道,“陈卿,到时候你务必出席。”

  “没必要吧?《活埋》又没拿到金狮奖,就不用庆功了吧?”陈卿一听见“会”字心里就发怵。

  “银狮奖也是大奖,必须庆功。”张会君大手一挥,“而且《活埋》跟别的电影不一样,《活埋》是在北电校园里拍的,这庆功会不仅要搞,还要搞得隆重。”

  《活埋》是在青影厂摄影棚拍的,而青影厂就在北电校园内,所以张会君说《活埋》在北电校园拍摄没有任何毛病。

  陈卿挖空心思了想推掉:“院长,我是真没时间,这个会,我恐怕……”

  “别害怕,这次的庆功会跟上次不一样。”张会君个老狐狸哪能不知道陈卿怎么想的,“这次没有那些长篇大论的发言,主要是把国内一些顶尖的艺术学院邀请过来,大家交流交流。很多学校的校园都很美,但是在学校里拍出在欧洲三大获奖电影的却不多,这不是浪费了美好的校园吗?”

  “……”陈卿无语,合着这个会是为了装逼才开的啊!

  在学校各领导那儿转悠一圈后,陈卿回到了长城时代影业,先是听宋临渊汇报了下近期各项业务,然后又交代其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自然是入股阿里,《活埋》赚了800万美元,终于可以对这一巨头下手了。

  第二个任务,则是买几座四合院。

  这年头四合院还很便宜,贵的也才几百万,便宜的几十万就能拿下。

  到了20年后,四合院的价格就堪称恐怖,便宜的几千万,贵的几亿。

  当然陈卿买四合院并不为炒房产,而是一种托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哪天他出了什么意外破产了一无所有了,那么手里握着几座四合院,无论是颐养天年还是东山再起都有资本。

  而且四合院也是房产,他买了还可以自己住,把爸妈接过来一起住。

  当然陈卿的“买买买”计划不止这一点,在他的“购物车”里,还有其他要买的东西。

  譬如万院线。

  他本就是混影视圈的,手里握着一条院线对产业链布局、内容分发、盈利能力和行业话语权都具有战略级的意义。

  譬如围脖。

  入股围脖的意义并不在盈利,它对陈卿的事业其实没有直接助力,但有了围脖就等于有了未来的网络话语权。

  多少明星都是在围脖一夜之间塌房的?

  万电影要到2005年才成立,那么2004或者2003年就可以去尝试接触万团队,成为股东。

  围脖的话,稍微晚一些,要等到2009年才上线,暂时不用理会。

  至于日后更重要的“网络话语权”斗音,则更加遥远,等过个十年再说吧。

  跟宋临渊交代完任务,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公司里。

  韩三评双手背在背后,好像领导视察一样,一边打量还一边频频点头,“你这里还挺像个样子。”

  “韩总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陈卿哪敢怠慢,吩咐小助理,“齐瑶,给韩总上茶。”

  “我看第六代导演里,就没一个有你混得好的。”韩三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都没毕业呢,就开这么大一公司。”

  “韩总说笑了,你也看见了,一共才几个人。”聊两句后陈卿按捺不住问道,“韩总大驾光临,不知有什么指示?”

  “我谈点业务,路过你这儿,就上来看看。”韩三评笑问,“怎么,不欢迎?”

  “举双手欢迎!”陈卿哪敢不欢迎。

  “其实,还真有一件事,原想把你叫过去谈的,不过既然来到你楼下,那我干脆上来吧。”这时候齐瑶把茶递了过来,韩三评端起喝一口,“陈卿,对于奥斯卡,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韩总都知道我要冲奥斯卡了?”陈卿就愣了,明明他只在威尼斯的时候跟章瀚予提了一嘴,怎么座山雕也知道了。

  莫非章瀚予大嘴巴透露出去了?

  或者是从彼得赖斯那儿听到的?

首节上一节6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