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塌房系大导演 第65节

  “你既然有冲奥斯卡的想法,怎么不报名啊?”韩三评把茶杯放下,“知不知道报名时间马上就要截止了。”

  “报名时间?”陈卿就有些懵,报什么,他电影都还没拍呢,拿什么报名?

  这报名时间怎么就要截止了,要等到明年3月底才颁奖呢,时间还宽裕得很啊。

  “9月20日就截止了,既然你有心,就赶紧准备材料。”韩三评大手一挥:“《入殓师》是一部好电影,我很看好它能够实现华语电影在奥斯卡的零突破。”

  “韩总说的是《入殓师》呀。”陈卿总算回过神来,韩三评说的“对奥斯卡有想法”是什么意思了。

  电影局每年都会选电影送奥斯卡,陈诗人的、张国师的电影都被选过,如今将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这种高端局前世从未打过,一直以为是电影局主动选电影呢,没想到是让大家自己报名。

  原版《入殓师》的的确确在奥斯卡拿了最佳外语片奖,陈卿相信如果将其送奥斯卡,再次拿奖的可能还是挺大的。

  不过他已经打算要拍《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冲击2002年的奥斯卡,如果再把《入殓师》送过去,这不就等于他有两部电影同时冲奥吗?

  当然其实这并不冲突,《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在美利坚拍,是英语电影,而《入殓师》则是外语片。

  可问题是,冲奥是要花钱的。

第116章 要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陈卿新片再创记录

  奥斯卡的公关费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就比如《英雄》冲奥公关费就花了500万美元,《卧虎藏龙》公关也是花了差不多500万美元。

  欧洲三大的公关费在奥斯卡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电影局可不会帮忙去公关,《入殓师》如果被选中了,公关费只能陈卿自己解决。

  《入殓师》都上映完了,版权也卖完了,再花天价公关个最佳外语片出来,意义何在?

  现在又不是20年后,获奖后还能够再将版权卖给Netflix、Hulu等流媒体平台收割一波。

  当然,奥斯卡拿了奖,对于导演来说咖位会涨一些,可如果公关《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咖位不一样涨吗?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陈卿打算公关个最佳导演出来,这可比最佳外语片强多了。

  “等会,我说的原来是《入殓师》?”韩三评敏锐的抓住了重点,“陈卿,你想说的是什么?”

  “我说的是我的新电影。”陈卿并没有隐瞒,事实上他一开始就是打算拉韩三评上车,即便韩三评不来找他,他也会去找韩三评的。

  好莱坞那可是极度排外的地方,他一个华人远赴好莱坞拍电影,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赚钱,而是如何才能不被坑。

  这可不是陈卿杞人忧天,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

  就拿华娱扛把子张国师来说吧,众人都知道他的《英雄》在国内豪夺2.5亿,开启华夏大片时代。

  但是《英雄》在北美却差点被哈维韦恩斯坦坑惨,可能就知道的比较少了。

  哈维韦恩斯坦虽然非常不靠谱,但在冲击奥斯卡上非常有一手,他“操纵奥斯卡”“强势公关”的名头谁人不知。

  《英雄》拍好之后,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北美发行权卖给米拉麦克斯,除了赚钱以外,也是想在奥斯卡有所斩获。

  哈维韦恩斯坦是怎么做的呢?他直接给张国师来了个“坑杀三连”。

  坑杀第一招,刻意延迟上映,错过冲奥窗口。

  原本《英雄》是计划冲击2004年奥斯卡,所以要在2003年底上映,哈维韦恩斯坦那会儿推《冷山》,不想《英雄》分流奥斯卡评委的注意,将其推迟到2004年8月上,直接错过了冲奥周期。

  坑杀第二招,限制放映规模,削弱影响力。

  2004年《英雄》在北美上映时,仅在全美203家影院小规模放映。

  而同样武侠题材的《卧虎藏龙》在2000年上映时,有1600家影院。

  坑杀第三招,篡改影片内容,强行删减。

  原本《英雄》有130分钟的,哈维韦恩斯坦直接给剪成了90分钟,导致叙事支离破碎,不明所以。

  如果不是被哈维韦恩斯坦坑,《英雄》说不定也能在奥斯卡有所斩获,不至于颗粒无收。

  当然,哈维韦恩斯坦的坑不仅仅只是这“三连”,拖着不付尾款这个“老传统”也没忘。

  张国师是什么江湖地位了,他都还没去好莱坞呢,就被坑那么惨,陈卿可没有自信自己去了好莱坞那边的人突然就对自己“慈眉善目”了。

  所以拉找个人保驾护航是很重要的。

  谁能在异国他乡的好莱坞给他撑腰?

  当然是国家啊!

  中影作为影视行业的国企,就成了陈卿的不二选择。

  当初《英雄》被坑,最后也是找到了中影出手,才化解了哈维韦恩斯坦的杀招,要回了尾款。

  而且中影还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是手里握着外语片进口权,而且还是华夏唯一的进口权。

  好莱坞那些人除非不想要华夏市场了,才敢去坑中影。

  陈卿的打算就是,跟中影合伙,在好莱坞开一家电影公司。

  他在好莱坞可不是拍一部两部片就结束了,而是会长期发展,所以开公司势在必行。

  “什么?你要去好莱坞拍电影,还要在好莱坞开公司?”韩三评听了陈卿的计划后,当时就瞪大了眼睛。

  他只是来提醒陈卿《入殓师》报名明年奥斯卡的,陈卿却突然跟他说去好莱坞开公司?

  但也就是稍微一愣神,韩三评就笑了。

  华娱电影人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想打入好莱坞呢?

  韩总也有这个野心啊!

  而且韩三评跟一般的艺人还不一样,别的艺人打入好莱坞或许是为了名,为了利,韩三评坐在这个位置上,打入好莱坞就上升到文化输出的国家战略层面上了。

  为什么韩三评一直热衷于拍大片?

  不就是因为只有大片才能抵抗好莱坞吗?

  这一点跟张国师倒是不谋而合,张国师拍文艺片拍的好好的,为啥非得拍一部《英雄》招人骂?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对好莱坞冲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张国师也仅仅只是试图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华夏大片来抗衡好莱坞入侵,陈卿倒好,选择反攻进好莱坞去!

  “陈卿,你有这个想法,我一定尽全力支持。”韩三评虽说也感觉杀进好莱坞这事挺热血沸腾的,不过并没有当场答应,“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我需要回去跟其他领导层碰个头,开会研究一下。在这之前,你最好写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给我,还有,公司第一部戏的剧本最好也写出来。”

  “好的韩总,写完马上给你送去。”陈卿满口答应。

  电影剧本肯定是自己敲,不过商业计划书就不用亲自动手了,直接吩咐长城时代影业的人去写。

  “易某选择用武侠来对抗好莱坞。”剧本递给韩三评后,他先没看,而是笑呵呵的问道,“不知道你要拍的什么类型的电影?”

  “科幻。”陈卿吐出两个字来。

  “科幻?”韩三评闻言还是挺惊讶的。

  要知道科幻可是好莱坞的领域啊!

  就国内电影这科幻荒漠的现状,选一部科幻去杀入本就擅长科幻的好莱坞?

  相比之下,张国师的选择韩三评就比较赞同,武侠可是华夏独有的“东方符号”,而且之前李鞍已经用《卧虎藏龙》证明了这一符号具备国际竞争力。

  “科幻可都是大制作,你这部科幻,打算投多少?”韩三评问道。

  陈卿伸出了两根手指。

  “2000万美元?”韩三评没想到陈卿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魄力。

  “不是2000万美元。”陈卿摇摇头。

  “2000万人民币?”

  “也不是。”

  “200万美元?”

  “20万美元。”韩三评几次都猜不着,陈卿就没再卖关子,自己揭晓了谜题。

  “多少?20万美元?拍科幻?”韩三评声音不自觉的就拔高了三分。

  要是换个人敢跟他说20万美元拍科幻,他当场就轰人,这不是耍他吗。

  可说这话的是陈卿,是刚刚用30万人民币拍出《活埋》的天才导演,那就不一样了。

  有《活埋》在前,20万美元拍科幻,听起来也没那么惊世骇俗了。

  这个投资,怕是创造了好莱坞科幻电影投资的最低新纪录了吧。

  韩三评就让人给陈卿端了一杯茶,自己则是一页页的翻看起《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剧本来。

  “陈卿,你这个本子还真是绝了。”韩三评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那之前,他认知中的科幻就是《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这种大场面、大制作,却没想到科幻电影也能是这样的小成本。

  “第一部先探探路,小成本稳妥一些,赔也赔不了多少。”陈卿并没有说在票房上的野心,这样一部小制作豪取几亿美元的票房,说出去谁会信?

  “美利坚刚刚发生那样的事,你这一部反战题材的作品正合时宜,或许真的能在奥斯卡捧回一个奖。”韩三评这一开口,跟彼得赖斯的眼光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也不能怪韩三评没见识,毕竟他只是在华娱活动,怎么可能跟彼得赖斯这种冲过奥斯卡的人比。

  “易某弄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大制作,你呢,正好相反,弄了一部闻所未闻的小制作。”韩三评又笑了起来,“你们俩到底谁能率先拿下奥斯卡,我还真是挺好奇。”

  “易某师兄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人敬佩。”陈卿说道。

  虽然都是冲奥,但《英雄》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对于华娱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获了奖,那就是华娱的重大突破,是华语电影打入国际的重要一步。

  《英雄》的成功,是能推动华夏电影工业进步的。

  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获奖呢?

  对华娱也算是一个进步,但更多的好处是属于陈卿这个导演本人的,毕竟这是一部英语电影,演员基本都是外国人。

  对整个华娱电影产业来说,这种小成本也不可能推动得了华夏电影发展。

  “陈卿,上次在长城时代跟你见面后,我也跟中影的一些高层聊过,他们还是持谨慎态度,在没有看见切实的希望之前,在没有看见这事儿能成的事实之前,他们不敢迈出这一步。”将剧本放在桌上,韩三评沉声说道。

  对此陈卿也没觉得意外,国企嘛,行事风格就是这样。

  “不过我今天看了你的本子,我有个想法。”顿了顿,韩三评又说道。

  “韩总请讲。”陈卿说道。

  “电影可以先过去拍,但是公司先不用成立。我可以做主,让中影成为这部戏的出品方之一。你这电影只要能在奥斯卡取得任何成绩,哪怕只是入围,这就说明这事儿不是异想天开,在海外开公司就没有人会反对。”韩三评说道。

  “成本一共20万美元,韩总投过这么小的项目吗?”陈卿说道。

  “不,中影不投。”韩三评摇摇头,“只是挂一个出品方的名字,为你保驾护航。”

  韩三评这个提议陈卿还是挺心动。

  中影不参与投资,那么这部电影的收益就不用跟中影分成。

  白挂名不拿钱中影岂不是吃亏了?

  肯定不会,如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在奥斯卡拿了奖,中影就赚大了,等于什么都没做就白得了一个奥斯卡奖。

  对中影这种性质的集团来说,有时候奖项比票房重要多了。

  到时候就是奥斯卡零的突破,韩三评的功劳簿上绝对会被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首节上一节6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