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叹了口气:“哎,只能继续查。说不定明天秦老来了后,从尸检层面上可以发现一些线索呢。”
第二天,周奕早早的来到市局。
因为昨天晚上他给吴永成打了个电话,汇报了下东海小区二度碎尸案的调查进展。
吴永成告诉他,秦老和他徒弟明天早上七点半就能到宏城,让他早点到接待下。
“周奕,秦老可是咱们省法医方面一言九鼎的人物,你好好表现。”吴永成叮嘱道。
所以周奕一大早就精神抖擞地等在了门口值班室,当一辆挂着省城牌照的陌生黑色小轿车停在门口时,开车的年轻人刚摇下车窗还没说话,周奕就迎了上去。
“请问,是省厅来的秦老吗?”周奕弯腰问道。
开车的年轻人点了点头,紧接着后座的车门打开,一个穿着朴素的六十多岁老者从车上下来。
老者虽然鬓角丝丝白发,但精神健硕,姿态挺拔。
“我是秦北海。”老者笑着说。
周奕赶紧跟上前弯腰和秦北海握手,连声道:“秦老,辛苦您大老远的过来,有您坐镇,我们就放心了。”
秦北海的手,非常用力,完全不像一个六十多的老者。
“你就是周奕吧?”秦北海笑道。
周奕受宠若惊:“您还知道我?”
“之前的碎尸案,以及这次的龙志强系列案件,你们谢局长在省厅的会议上,可是专门点名强调了你在其中的突出表现,让我印象深刻啊。”秦北海说话的语气很温和,不疾不徐,铿锵有力。
“听说你才从省警高毕业半年?是从基层破格提拔进了你们市局?”秦北海问。
周奕点点头。
秦北海赞赏地点了点头:“你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有更多大展拳脚的机会。不过,我要给你一个小建议。”
周奕谦虚地向秦北海表达了受之有愧,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然后秦北海介绍了开车的年轻人,是自己的助理,也是自己的徒弟,叫沈兆星。
周奕一听,可以说是久仰大名了,因为这位上一世也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了。
沈兆星停好车之后,周奕带着两人去法医室。
他早上来了后就去法医室看过一眼,宋义明在,不确定他是一直没走,还是比自己来得还早。
周奕随口问了一句才知道,秦北海不是从省城过来,而是从隔壁的武光市来的,至于具体原因他没多问,想必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简单聊了两句后,秦北海对周奕说:“你们谢局私底下跟我说过,你是颗好苗子,不过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不知道你要不要听。”
周奕闻言,立刻表情认真地回答:“秦老您说,我洗耳恭听。”
“如果有精力的话,你可以在学业上继续深造一下。虽说省警高也很优秀,但如果你想将来走得更远,学历上的不足很可能会成为你的一个掣肘。当然学历是硬指标,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要与时俱进,有天赋是好事,但只有把天赋和理论以及实践结合,你才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一览众山小。”
秦北海语重心长地说:“《论语》里那句话怎么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秦北海的短短几句话,让周奕顿时感动不已,而且很震撼。
因为说实话,自从重生以来,他并没有想得那么复杂和深远。
他只是想着用自己的优势来救人,想着不让那些凶手再逃之夭夭,不让那些死者死不瞑目。
而且他骨子里其实是一个传统而内敛的人,他并没有多少野心,想着要不断往上爬。
有些人天生有这种本能和欲望,并以此作为明确的目标。
但周奕不是这样的人,他甚至会隐隐有一种,如果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而往上爬的羞耻心。
其实从本质上而言,是因为他这种思想,就不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的思想,而是一个执行者。
这可能和他上一世的经历也有关,因为上一世他并没有多少爬的机会和空间。作为一个没背景、没学历的基层出身的小警察,那已经是他这类人能到达的极限了,也许没有那件事的话,他到退休还有十八年,还能再往上爬一爬,但终究这个高度是有限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奕原本的格局,限制了他的思维。
也因此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过现在还要去提升自己的学历,他觉得自己能从派出所走到市局,于上一世而言就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但秦北海不同,秦北海几乎就是建国后最早那批法医。是从国家百废待兴、技术落后的环境下一步步披荆斩棘,一点点乘风破浪,硬生生劈开一条路的人。
无论是眼界、地位和格局,都是最高的那一拨人。
当他从谢国强口中听到周奕这个人在案件中的突出贡献时,他并感到不惊讶。但是当他得知周奕是个刚毕业半年,且一个月前还在派出所工作时,他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人才他见太多了,要么是从小就优秀到大的天之骄子,要么是摸爬滚打厚积薄发的。
像这种年纪轻轻,却突然一鸣惊人的,实在少见。
所以他给周奕的这个“小建议”,也相当务实。
周奕郑重其事地向秦北海表达了感谢,不仅仅是一位长者对他的教诲。
更是因为秦北海的几句话,就解了之前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
因为只有往上爬,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拯救更多人。
现在的他,只能孤军奋战,与那些尚未发生的罪恶斗智斗勇。
但如果将来能调动更多资源,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能带着更多人作战。
更不需要所有事都要去考虑,该怎么合理解释才行。就像倪建荣,他作为宏城刑侦支队的一把手,除了谢局之外,他完全不需要向下面任何人做出解释。如果是周奕站在这个位置,有些案子,他只需要一句“根据秘密线报”,就能调动警力,把罪恶扼杀在摇篮里。
正像秦北海说的那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秦北海的话,让他豁然开朗。
此时三人来到了法医室,周奕还没开口介绍,秦北海就笑着说:“哟,小宋你这怎么胡子拉碴的,几年没见这么不修边幅了啊。”
显然两人早就认识,那也免去了周奕再介绍。
“秦老师,我这学艺不精,还得向您求助。”宋义明苦笑着说。
周奕本来想问问他们吃早饭没,毕竟六十多的人了,天没亮就从武光赶过来,够辛苦。
但是见到秦北海已经投入工作,开始查看宋义明提供的详细尸检报告了,就没敢打扰。
小声跟沈兆星打了个招呼。
沈兆星把周奕拉到法医室外面说:“老师在路上吃了点面包,所以不用麻烦准备早饭了。”
周奕点点头。
沈兆星看了一眼屋里说:“老师就这性格,等不了。你们先忙你们的吧,我们抓紧时间做尸检,等有了具体的进展,再跟你们同步。”
“辛苦您和秦老了,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这是我随身电话的号码。”说着,周奕把提前准备好的纸条递给了沈兆星。
沈兆星接过纸条,转身进了屋。
周奕随即离开,回三大队办公室,昨天查下来的很多线索,今天需要跟进。
同时还有一百五十户搬走的住户,还需要一个个地找,工作量相当大。
希望秦老出手,能发现关键线索,帮他们指明一个方向吧。
周一低着头正在思考,走过拐角的时候,差点撞到一个人。
抬头一看,是许念。
“秦老师来了?”
周奕点点头。
许念赶紧往法医室跑。
很快,乔家丽和二队的人也到了,石涛分配了一下工作。
顾长海负责和岐山路派出所联系,跟进核实一下昨天几个可疑住户的情况,以及种罂粟那小子的处理。
乔家丽等人,继续根据资料名单,通过指挥中心与各基层派出所核对搬离住户的信息,找到一个,上门调查一个。
自己带着周奕与何彬,去东海小区,查最可疑的那个三十号楼的201室。
任务分配完毕,刚准备走,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乔家丽接起来一听,把话筒递给周奕说:“找你的,洛河打来的。”
“陆正峰?”周奕赶紧接过了话筒。
“喂,我是周奕。”
“周警官,我是陆正峰啊。关于陶聪的那个案子,档案我已经调取了,我现在传真给你?”
“好的好的,非常感谢。另外可能还得麻烦你一下,还有个人,也是在你们洛河蹲过大牢的,犯的应该是诈骗罪,叫孟庆童。”
陆正峰一愣:“我们洛河的前科人员,怎么都跑你们宏城去了啊。”
第248章 金店抢劫案
周奕让石涛何彬先走,自己忙完了这边的事马上就赶过去。
对于电话里陆正峰的疑惑,周奕也很无奈:“那说明你们洛河的治安环境好啊,这些人都不敢继续在洛河待了,全跑我们这儿来了。”
“周警官说笑了,你们宏城接连破获大案,把我们局长都羡慕死了。”陆正峰笑道。
“以后你叫我周奕就行,咱们都自己人,别显得太生分了。”周奕心说,听陆正峰这么客气别扭得很。
“成,周奕,我先跟你说下这个陶聪出狱之后的情况吧。”
陆正峰在电话里说,陶聪是三年前,也就是九四年六月入狱的,九五年四月出狱,实际服刑十个月。
出狱后的具体下落他不清楚,因为陶聪不是本地人,在洛河没有固定的落脚点。
但他查到,在九五年的七月份,他因为参与聚众斗殴,被地方派出所拘留过。
由于他是前科人员,因此审讯的时候属于是“重点关照对象”,不过确定他只是个从犯,而且那次聚众斗殴没闹出什么大事来,所以就拘留了十天。
再之后,这人的下落就不清楚了。
不过单从那次拘留可以确定,他出狱后并没有改邪归正,还是一个社会无业闲散人员。
周奕说:“这个陶聪我昨天已经抓了。”
“抓了?”陆正峰很惊讶,“他又犯了什么事?”
“诈骗,他的同伙就是我要问的那个孟庆童。陶聪交代他和孟庆童是在洛河的监狱里认识的,两人之前在泰城试图行骗,但据他交代没成功。然后又跑来宏城进行诈骗,成功了。不过那个孟庆童目前下落不明,我们是在查另一件案子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姓孟的比较可疑。”
然后周奕把关于孟庆童和陶聪的诈骗案情况简明扼要的说了下,包括这个孟庆童已经失踪一个月以上的事。
“行,那我去申请一下这个孟庆童的案卷。”
“好,辛苦你了。”
周奕正准备挂电话,陆正峰却突然喊道:“周奕,我倒是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你说。”
“你不是说现在找不到这个孟庆童吗?我在想,我们洛河的前科人员能跑你们宏城去,那他就也能跑别的地方去。你看咱们互相之间要是不通气,很多事情就都不知道,你要不说我也不知道你抓了这个陶聪对吧。”
“那有没有可能,孟庆童现在就在哪座城市的看守所里关着呢。”
陆正峰的几句话,让周奕觉得茅塞顿开。
“有道理啊!你这想法是个很好的侦查思路,我马上去查。”周奕忍不住说道,“老陆,还是你厉害。”
挂上电话,陆正峰疑惑地自言自语道:“老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