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19节

  一学子问道:“既有此等巨力,为何我等没能感到?”

  李念道:“这种力量可被称为‘大气压力’,其无形,因而肉眼不可见,但我等真正不能感到它的原因,是由于我等体内的压力和外界的大气压力相平衡,对我等相当于没有。”

  “但实际上,它近乎无处不在,如我等呼气吸气,再如天地间会有风存在,都和大气压力有关,就连我等烧火,将水煮沸也和其有关。”

  又一学子仿佛明白了什么,道:“方才我等能将球壳轻易分开,其实也是因球壳内的压力和外界大气压力平衡,相当于没有。”

  “但在给球壳灌满水,再抽出水后,这种平衡被破坏,球壳内的压力减弱,甚至没有,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自然便显现于球上。”

  李念看了眼说话的这名学子,道:“正是如此,灌水是为了除去球壳内的空气,但水在其中,依旧会产生同外界相平衡的压力,所以之后也要将水给抽出,使里面既不存在空气,也不存在水。如此方能使得大气压力之威显现出来!”

  众学子听得连连点头,原来是这般回事,好生神奇,若非今日亲眼所见,甚至亲身体验,他们哪会知天地间竟还存在这般有趣之事?

  李念继续道:“众位中有人可能在想学了这些、知晓了这些,有什么用?好像看不到实际用途,但实则有用之处甚多。“

  “如可以更好地观测天气,沿海之地有大风,所过处洪水泛滥,树倒房摧,若能提前知晓,告知于民,岂不能减少损失?再如去往某些危险区域,若发现危险同大气压力有关,也好知如何应对。再如若日后想要飞天,也要知晓大气压力,同空气打许多交道。”

第249章 你们的梦想

  此言一出,立马引起了众学子的浓厚兴趣,连庄黄、郦食其等师者都看过来,这位还知道如何飞天?

  那可是飞天啊,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曾向往,可都不知该如何飞上天空,也没在现实中真见过有人飞天,只在传说中听过。

  看到众学子脸上向往的神色,李念笑道:“飞天其实说难也不难,但想稳定安全的飞天却不简单,众位努力在此学习,早晚能做到。”

  造飞机不容易,但做热气球啥的难度没那么高,要是不计人命,像万户一样用火器将人送上天,现在的大秦就能做。

  李念道:“格物之学博大而精深,我也只是略懂九牛身上一毛,在学习格物之学的过程中,众位会遇到不少‘我学了这,好像没什么用’的格物知识,但我希望众位能坚持学下去。”

  “我们可以学了放在那不用,但不能等到要用时再学,世界很大,知识很多,希望众位能给大秦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听了李念话后,众学子道:“我等定谨遵公子之言!”

  看了看此刻的天色,已至中午,李念招呼众学子道:“走,都去用餐,你们正是长身体之时。”

  李念带着学子们又到了食堂,像这种食堂,在六英宫内还有好几处,毕竟六英宫现在的人实在太多了,工匠、侍卫、方士,还有学者、医者,这些人又不是神仙,都要吃饭。

  到了食堂后,众人便闻到一股饭菜的香气,许多学子已经忍不住吞咽口水,他们也有些饿了。

  李念道:“众位以后用餐,都要像这般,先从这边取餐盘、筷、碗、勺,然后再到窗口处排队打饭菜。我来给众位做个示范!”

  跟这些学子待在一起,李念感觉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在现代上学的那段时光,那真是一段相对无忧快乐的时光,可惜在那时并没认真学习,也没理解大人们的劝学之言,更没想到会穿越到大秦。

  取了餐具,李念来到了一窗口,负责在这个窗口打菜的是名内侍,见李念过来,赶忙就要行礼。

  李念挥手制止,面对的是李念,内侍哪敢像现代食堂阿姨一样手抖,自然是给李念打了满满一盘。

  有样学样,学子们也跟着打好了饭菜,依照不久前才分好的班坐在一起,所挑选的这批学子,年龄都没有太小,皆已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可能放个四五岁的小孩进来还要派人专门照顾。

  李念道:“此为众位入学第一餐,也是众位的欢迎餐,欢迎众位入学,希望众位在此学习生活快乐!”

  见众学子就要起身向他道谢,李念又道:“不必多礼,都请坐,我们边吃边聊!众位皆是我大秦未来之材,以后会成长我大秦栋梁,为大秦强盛而努力,我想问众位日后想要做什么?”

  想要做什么,这该怎么讲?

  万一讲错了,那就不好了!

  见没人站出来讲说,李念又道:“为大秦强盛而努力是一个广泛的命题,但其落于个人却不是,会相对较为确定,你们有的人可能会想为官,有的人会想上阵杀敌……都可以讲一讲。”

  听了李念这番话后,有人站了出来,道:“回公子,我想领兵杀敌,为我大秦平定不臣,开疆拓土!”

  李念点头道:“是个好想法,但你想要领兵杀敌,开疆拓土,那就要学好地理,也要学好算学和格物,如此才能带好兵。日后大秦将会分为陆军、海军,你想成为哪一军将领?”

  这个学子都没听过海军这个概念,更不说想好,李念见状笑道:“海军即为在海上行动的军队,我们这个世界是海洋多而陆地少,虽我等现居于陆地,但海洋的重要性在以后会越来越重。”

  “你若要入海军,带领大秦舰队纵横四海,就更要认真学习,因为大海比陆地更神秘,环境也更莫测,没人能完全预测在海上会遭遇什么,所需的学识也就更多。”

  “未来上阵杀敌,不仅是要有个人的勇武,还要有学识和智慧,学识智慧有时将比个人勇武更重要!”

  这名学子向李念保证道:“谢公子指点,我一定会认真学习!”

  有这名学子带头后,又有其他学子站起,男学子说的基本都是我要当将军,保卫大秦,为陛下开疆拓土,我要当官,主政一方,女学子说的几乎是成为医者,李念都予以了夸赞。

  直到一学子站起身,说出了一个和前面学子不同的想法,他迟疑道:“公子,我想去往域外之地,为大秦带回异域国邦的消息!”

  其他学子都说的是当将军当官,他说的却是去异域冒险,和其他人不同,不少学子都投来异样的目光。

  李念却没异样地看他,反而夸奖道:“你想做冒险家?这也是个很不错的想法!”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于大秦之处,其上的人、物都和大秦有差异,有你等这种人,正好前去这些未知之处,为我大秦探索之先锋,带回当地最及时最准确的消息。”

  “但你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冒险家,到世界各地探险,那要学的就要更多,不仅要身强体壮,还要懂气候知识,知晓多种语言,懂得医理,识别药草,在冒险时遇到困难才好处置。”

  见李念不仅没批驳他的想法,反而还夸奖他,给他讲说要学什么,这名学子激动道:“多谢公子指点,谢公子指点,我一定会好生学习!”

  在这名想要成为冒险家的学子后,学子们的回答也开始变得多样起来,又一学子起身道:“公子,我想飞天,该如何做?”

  李念笑道:“你这想法所需要学的不如当将军和成为冒险家多,但你必须学得精而深,且此事也非你一人能完成,你还需要一批志同道合之人,还需要大秦有相应基础方可。”

  听着这些大秦学子提出的种种想法,李念仿佛看到小学时被老师提问“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啊?”的场景,可惜当年的人大多都没能实现所说的想法。

第250章 韩信也是新生

  晚上,韩信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同宿的几位同学聊天,聊的是他们白日间经历的一切。

  无论是秦皇的讲话,还是李念带他们参观校园,亦或是下午领到的诸类课本,都让这些学子兴奋异常,聊的火热。

  见宿舍内还有一人一直没说话,不参与他们的聊天,有人道:“东床的,我记得你叫韩信吧?你是哪里人?咋不说话?”

  韩信是被李念安排到这读书,既是想韩信在这多学一些东西,也是想让韩信能和同龄人打打交道,结交到一些朋友。

  韩信虽然军事天赋极高,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也不能让其天天学兵法,还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尤其大秦未来的军队必然要成为热武器军队,而指挥热武器军队所需学习的东西要比冷兵器军队更多。

  算学和地理自不必多说,像格物,若是学好有利于将领更了解军队使用的热武器,才能更好指挥军队。

  李念的目标不是让韩信达到原世界那位兵仙的境界,而是希望他能超过,且不会再重蹈原世界历史上的覆辙,希望韩信为大秦军队近现代化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

  虽不知李念为何这般看重他,但韩信知道李念对他的巨大期望,于是他便到了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新生。

  只是他和其他的新生不同,他的课程和学业更加繁重,不仅要在此上课,还要在王翦、王贲、尉缭等人那学习。

  听到同宿的人问话,韩信想了想,决定回答一下,毕竟他和这些人大概要在一起处很久,不可能不打交道。

  他道:“我是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方才不言,是在想一些事。”

  听到韩信的回答,同宿舍其他学子愣了下,泗水郡淮阴县,好像不是关中之地吧?

  也即是说他们宿舍里的这个同学并非老秦人,而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人!

  疑惑在几名学子心里生出,这次的学生不都是老秦人吗?这位是咋回事?

  但不管背后的原因如何,这位能以其他地方人的身份入学,背景恐怕非同一般!

  宿舍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过了小会儿后,有学子好奇地问道:“韩信,你以后想做什么?今天公子问时,好像也没见你说过。”

  韩信道:“我想当个将军,同他国将领交手,看是他们强,还是我强!”

  宿舍的几名学子对韩信想当将军也不奇怪,在这批学子中,不少人都想当官当将领,他们中也有人想当,只是这位理由有点怪,竟不是为了保卫大秦、开疆拓土,而是和他国将领交手。

  一人问道:“韩信,你为何想和他国将领交手?你不想保卫大秦,为陛下开疆拓土吗?”

  韩信平静地回道:“这些事并不矛盾,在开疆拓土时,不也要和他国将领交手?世间有很多国邦,其人、其所用武器、军队战法和我等有诸多不同,若能在战场与其等战而胜之……”

  说到这,韩信想到前段时日随师兄王贲平叛,有感而发道:“几位,大秦虽大,但相对整个世界仍旧很小,望诸位日后皆能争于外而非争于内,竞逐于异族,而非竞逐于同胞。”

  这话听得同宿几人感觉怪怪的,他们这位同窗说话咋这么像李念公子?该不会这位能够入学,就是得了李念公子授意?

  一人道:“确实当竞逐于外,而非竞逐于内,外域如此多的地方可供我等所取,何苦要在自家之中争抢?今天教室中的桌椅数明显对不上,比我们分班更多,听说是有匈奴人要过来和我们一起学。”

  另一人道:“这事早就知晓,前段时日便已传遍咸阳,只是我不懂为何要让匈奴人来学习?我大秦都还有那么多人没法入学!”

  对大秦和匈奴建交,李念曾给韩信布置过一篇作业,让他讲述对此事的理解。

  韩信认真思考了一番,在作业提交上去后,又听了李念对他理解的评点,因此记忆颇深。

  此刻听这两名舍友提到,韩信道:“匈奴也为华夏之一,今次过来入学,是要让其重拾华夏之礼,重新归于华夏,如此才好减少我大秦和匈奴间的矛盾,不起战争。”

  “且匈奴人过来学习也要支付相应的代价,我大秦并非免费给他们提供学习之机,像我们在这的衣食住学都是免费供应,但他们却要支付足够的财货。”

  听韩信这么一说,几名学子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原来匈奴人不是免费过来入学,还要支付财货,他们来这学习对大秦有利啊。

  韩信并未讲更深的原因,这些学子尽管都是挑选出的聪慧稚子,但毕竟年龄在那,不一定能理解,且有些事也不好与学子们讲,韩信是属于特例。

  一人问道:“韩信,那我等今后遇到匈奴人,当如何与他们相处?”

  韩信道:“平等视之,不高看,亦不歧视,其等友善,我等便回以友善,其等若恶,便以恶还之。”

  问话的学子又道:“也就是将他们视作和我等一样?也是,匈奴现和大秦建交,大秦为兄,匈奴为弟,这些匈奴人也即是我等兄弟!”

  对这名学子的话,韩信未多言,因为从某种道理上讲,此人说的没错,大秦的最终目的确实是想将匈奴人变成秦人的兄弟,只不过和他们所想的可能略有差别,要抹除这些兄弟身上匈奴这个标签。

  大家都是华夏好兄弟,干嘛要分成什么匈奴人和秦人,这多见外,影响多不好,传出去还以为大家有隔阂,兄弟阋于墙,当然都是华夏人、大秦子民,以后大家的国籍统一写个“秦”,民族写个“华夏”。

  这番交流后,韩信也渐渐加入到舍友的交谈中,偶尔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由于今日刚入学,这些学子都相当兴奋,一点也不觉疲累,反而精神振奋,一直在聊,正还要再聊,韩信突然出声:“明早要出操,几位若不想犯困迟到,被扣去学分,现在该睡了。”

  “无论想为将,还是为官,都既要懂得节制,也要有时间规划,若不能律己,又岂能律人?”

  这人话说的是对的,但就是感觉很怪,几人还是听了韩信的话,不再继续聊天。

第251章 我的同学是帝国公主!

  果然,听韩信的话没错,第二天早上,可能卯时刚过,一阵“当当当”的声音将他们从梦中吵醒,外面传来人声:“起床,都起床,给你们两刻钟时间到运动场集合,违者扣半个学分。”

  为了更好管理这些学子,以及激发学子们进取努力,李念给他们设置了一套专门的学分制度,学分被扣到一定程度,都会有相应惩处。

  听到外面的喊话声,一众学子不敢怠慢,赶紧从床上爬起,穿戴好昨日领取的服饰、带上学子木牌,往运动场赶去。

  到了运动场后,见很多人一脸疲困,显然是昨晚太兴奋,聊得太晚,没能睡好,反而他们因韩信的提醒睡得早,此刻都精神饱满,几名同宿舍的人不禁向韩信投来感激的目光。

  韩信冲几人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一个方向,几人顺着韩信看往的方向看去,只见十多名女学子站在不远处,而韩信所看向的是其中一人。

  正疑惑韩信为何要看向那名女学子,却见韩信收回目光,走了过去,恭敬地向那女学子行礼道:“信拜见师母!”

  因为距离不算远,几人都听到了韩信的话,啥?这看起来比他们也大不了多少的少女是韩信的师母?韩信是什么身份,这少女又是什么身份?

  几人在脑中快速思索少女的身份,还真给想到了一位,即他们听过的传闻里,李念公子杀匈奴冒顿太子的那个“因”,陛下赐婚给李念公子的那位舜英公主!

  舜英公主虽已被陛下赐婚给李念公子,但两人尚未正式成婚,的确有可能到此学习。

  而且,他们学习的这地方归李念公子主掌,身为李念公子未婚妻的舜英公主到这,好像还挺合理!

  可如果真如他们所想,岂不是说韩信之师是李念公子?

  附近有许多学子也注意到这边动静,好奇地看了过来,那人在叫一个大不了其几岁的女子为师母?

  而看到韩信过来向她行礼,嬴舜英红着脸道:“不必多礼,我和你师尚未成婚,不可以‘师母’称呼。”

  韩信恭敬道:“是,公主!”

  听到韩信的话后,韩信的几位舍友基本已确定这就是传闻中那位舜英公主,李念公子未来之妻。

  四周的学子也均是一惊,尽管知道同学中有一些出自王侯将相之家,但这位可是公主,陛下之女,惊,我的同学是帝国公主!

  可这是陛下的哪一位公主,不会是那一位吧?

首节上一节119/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