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83节

  不知异族美人心思的刘季看了看从毡房外漏进来的光芒,道:“现在是何时辰?”

  见伊雅一脸茫然,刘季反应过来,这名异族美人听不懂大秦之言!

  刘季叹道:“公子所言极对,当定下一种语言为诸国通用!”

  不久,刘季所在毡房内,大秦使团的主要成员齐聚,众人一边吃喝,一边聊昨日之事。

  大多数人都相当兴奋,也有些人面带忧色。

  刘季看向这些人,问道:“谷昭、黄章……你们几个愁眉不展,可是吃食不合胃口?”

  他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因为吃食而忧虑,是故意如此问。

  名叫“谷昭”的使团成员叹了口气,道:“大使,我不是因吃食不合胃口而愁,而是昨日我等……担忧会坏了此番出使之计!”

  昨日玩的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担忧。

  昨天他们跟中了邪一样,身为大秦使者,居然干出了那些荒唐事,传回咸阳,会不会被陛下认为损害了大秦的形象?

  跟乌孙国舞女一起跳舞,还跟乌孙王比试谁尿的更远……

  听到这话,其他人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刘季。

  却见刘季不在意地笑了笑:“原来你等是在担忧这!”

  刘季起身走到担忧的那几人身边,拍了拍几人肩膀。

  “放心便是,此番出使定能成功。若不成功,我刘季会向陛下禀明情况,所有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这段时日,诸位兄弟尽管吃喝,莫要担忧,天塌不下来,就算真塌下来,也有我刘季在前顶着!”

  本来还担忧的几人在听了刘季话后,莫名安心下去,刘季有种特殊的魅力,他的话令人信服心安。

  一使团成员道:“怎能让兄长一个人担罪?真出了事,也算我一个!”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怎么能让刘季兄长一个人担责?

  兄长讲义气,咱们也得支棱起来!

  刘季右手向前虚按,让众人停下说话,他道:“诸位兄弟情谊,刘季在此谢过,但莫要如此,事情未到那般境地,若不信,稍后便知!”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毡房外传来一阵人声。

  那是乌孙人的语言,虽然听不懂说的是什么,但众人听出了声音主人是谁,是乌孙王来了,听声音还挺高兴。

  刘季领着众人出了毡房,只见乌孙王带着乌孙众位头领在毡房仔,看向他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这明显是带着善意,想要和大秦交好。

  而且,乌孙王等人看向刘季兄长的眼神也很特别,那是佩服尊敬的目光。

  昨天干的那些事不仅没让乌孙王他们感到不满,还挺满意?

  不愧是兄长,连这些异族都被他折服!

  简短交流后,使团众人了解了乌孙王等人来意:

  昨日是欢迎他们,不算双方正式会见,今日才是。

  昨日那座进行酒宴的毡房,乌孙王和乌孙众位头领正式接见大秦使团。

  刘季站在使团众人最前,持着旌节,朗声道:“秦人刘季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贵邦,见过大王、众位头领!”

  在沛县看狗打架时,刘季虽觉得自己一定会有出息,但也没想过有朝一日,他会被秦皇任命为使,代表大秦出使他国,堂堂正正在一族之王面前报出自己的姓名,异族君王还得恭敬听着。

  刘季又道:“皇帝陛下言乌孙虽不为大秦之邻,却能遣使恭贺,可知此国为善国,可为大秦友邦,此国既有诚意,我大秦为礼仪之邦,自当还礼!”

  “今吾等奉陛下之令还礼于大王,送锦百匹、绸缎六百匹、盐两万斤、纸三百张、琉璃器四百件……”

  听到乌孙使者翻译过来的话,乌孙王和众头领脸上笑容更甚,领着众头领起身朝东南方致谢:“谢皇帝陛下!”

  他们如此高兴,不仅是因大秦皇帝给他们的回礼这么丰厚,更因那句“可知此国为善国,可为大秦之友邦”。

  这代表大秦皇帝认可他们,觉得他们乌孙可以做大秦的友邦,也即他们能傍上大秦这座靠山。

  当然,还的礼也让他们很高兴,今日听乌孙使者讲过大秦的诸多事物:锦是一种丝滑柔顺的布料,可涂染多种颜色,绘制多样图案;盐,秦人现在有一种雪白毫无杂味的上好之盐;纸在大秦也是稀罕之物,还有那琉璃器……

  更是被乌孙使者说成是天下难得的珍贵之物!

  这些东西被大秦皇帝作为礼物回赠给他们,足可见秦皇对他们的重视,礼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秦皇对他们的态度。

  乌孙王故作感叹道:“我等送皇帝陛下不过些许普通物事,陛下回赠这般多珍贵之物,实受之有愧!”

  刘季道:“大王莫出此言,大王送与陛下之物并不普通,何况大王不远千里派使朝贺,此中情谊更胜其他,陛下所重者正是大王这份心意!李念公子曾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正是此理!”

  乌孙王连连称是,对始皇帝又是一阵致谢,暗道:‘那李念公子的确非同一般,若要和大秦融洽相处,断不可得罪!’

  乌孙使者给他们讲过李念,知晓李念是秦皇准女婿,也是秦皇极为器重的一位大秦贤人,在大秦地位极高。

  将礼单上的礼物向乌孙王讲了一遍后,刘季道:“皇帝陛下回赠于大王之礼正在帐外,大王可要一观?”

  乌孙王当然想现在就看一看,瞧瞧这些东西都是何等模样,但他按捺住了,决定先把和大秦建交的事定下来,反正礼物在那又不会跑。

  乌孙王道:“多谢使者好意,但暂先不看。听使者转述大秦皇帝陛下之言,皇帝陛下可是……有意与我等建交?”

  听到乌孙王如此直白的询问,刘季知晓此番出使的任务应是稳了:“不瞒大王,吾等奉陛下之令出使贵邦,确有与贵邦建交之意。”

  “只是与我大秦建交和与他国建交并不一样……”

第347章 乌孙:欲拜大秦为兄!

  虽听乌孙使者讲过大秦对外建交有关之事,但乌孙使者所知哪有秦使详细。

  乌孙王道:“请使者为小王讲说!”

  刘季道:“于我大秦,与他国正式建交是一件重大之事,并非简单在口头定下盟约,说贵邦与我大秦建交,那便是建交了。”

  “而是需互递国书,由皇帝陛下和大王在国书上写下姓名、留下指印,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

  “互换国书后,双方将各派使者常驻于对方之地,设使馆、置大使。”

  “像我大秦若与贵邦建交,也会在贵邦设使馆,派使者,贵邦同样也需向大秦派遣使者!”

  “大使主要的职责一是为方便建交双方交流,维持两国关系正常发展,像大王某天想发布一条影响我大秦的命令,可事先知会大秦驻贵邦大使,与其相商;二是处理本国子民的事宜,若有本国子民在贵邦犯事或者遇到了事,当联系大使馆商议处理……”

  刘季在来前接受过培训,李念亲自给他们上过课,指导汉高祖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尽管这世界的刘季应当成不了汉高祖。

  “正式建交后,可签订一系列合约,像大秦同贵邦贸易往来,各类商品售价几何,所要征收税赋几何,皆可商谈。合约要记录备案,双方各留,并定下违反合约需受何等惩处!”

  虽然听起来很繁琐,但感觉好正式,与之一比,他们以前和人建交就像随便搭造的草台班子!

  听完刘季所讲,乌孙王问道:“请问使者,若同大秦建交,我等是否可派人到大秦学习?听闻匈奴人、百越人便派了人到大秦就学。”

  刘季道:“大王想派人到大秦就学,自无不可,我大秦国际学院便是陛下为非大秦学子所设。”

  “但大王和诸位须注意:到国际学院就学非免费,且在学院须遵守学院之规。”

  大秦国际学院可没有上趟赶着给外国人优待免费的条款:到我大秦来留学,统统都得交学费!

  乌孙王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

  到秦人的地方就学,守秦人的规矩也是理所应当,秦人能允许他们入学就很好。

  一头领好奇道:“使者,那国际学院教授何等之物?”

  刘季道:“刘某对国际学院了解不深,只听人说过所授科目甚多,有我大秦言语文字、数算之学、格物之学、历史之学、天文地理之学,及强身之学、医者之学……”

  比乌孙使者给他们说的更加详细,但也让乌孙王和众首领更疑惑,能学这么多东西?学的都能有用?

  当然可以学这么多,只是每样都不会太深,学的也未必能有用或者说对他们本族有益。

  因为大秦国际学院设置的目的便不是为了给他国培养人才,而是培养精神大秦人,好在日后影响干涉他国。

  像国际学院的历史课,天天给留学生们讲华夏、大秦历史有多悠久辉煌,长此以往下去,肯定会有留学生认为大秦就是好,连空气都比他们本国香甜。

  乌孙王又道:“也不瞒使者,敢问在正式建交后,大秦能否在军事方面予以我等支持?”

  虽说直接暴露自己的想法,在谈判上是大忌,但乌孙王认为这位大秦使者是位直爽可信之人,值得信任。

  能在昨日和他们一起干出那些事的大秦使者,肯定不是啥心机深沉之人,不如痛快与之言说,兴许还能博得好感。

  乌孙王叹了口气,道:“使者也知我等和月氏相邻,时有冲突,月氏人今日抢占我等一片牧场,明日劫杀我等族人,无奈我等实力不济,不如月氏人,只能受其欺压。”

  “如能得大秦相助,驱逐月氏之害,我等必定万般感激!”

  乌孙王话落,毡房内所有乌孙人的目光都落在刘季身上,期待地等这位大秦使者的回答。

  在原本历史上,乌孙和月氏也是矛盾重重。

  没办法,都以放牧为生,偏偏又同处一片地区,你的牧场大,我的自然就小,矛盾必然产生。

  乌孙王都被月氏人攻杀,后来还是借匈奴之力才得以复兴。

  现在匈奴已经不可能再成为乌孙的老大哥,剧本也就到了大秦这儿。

  大秦如今在草原和西域所拿的剧本,实际便是匈奴在经由冒顿治理后的剧本。

  只是大秦会比冒顿带领下的匈奴更加强大,对草原和西域的控制力也必将胜过匈奴。

  听了乌孙王话后,刘季明白了他的意图,想靠上大秦这座大山。

  但大秦确实有意收乌孙为小弟。

  小弟有意来投,如若不收,反倒可能产生问题!

  某些小国的生存之道便是如此:他们认为自己国家小,实力不够,所以必须认一个强国为老大才能生存下去。

  如果这个强国不接受,他们反而会感到不安,怀疑这个强国不安好心,对他们有更大的企图:你不愿收我们当小弟,难道是想把我们连皮带骨全给吞了?

  于是,他们会转投这个强国的对手!

  在这些小国的字典里,几乎没有“独立”、“自主”这些词。

  因为他们的历史便是一直给人当小弟,认人当老大,某天告诉他:你们可以独立自主当人了,他反而会感到不舒服。

  怎么能把我们当人?

  我们要继续当小弟服侍老大!

  当然,乌孙的情况跟这些小国还是有所不同。

  在乌孙王等人的目光中,刘季的思考在转眼间完成。

  他笑道:“大王如此实诚,那刘某也不好瞒大王和诸位,我等此番奉陛下之令出使贵邦,正是有意和贵邦联手遏制月氏。”

  说完这句,刘季才解释起原因:“匈奴为我大秦兄弟之邦,却一直受月氏欺辱勒索,弟受辱,兄岂能坐视?”

  “且月氏狂悖,竟同东胡勾结,孰人不知东胡曾对陛下不敬?”

  “月氏今日敢在背里同东胡勾连,明日便敢同东胡密谋我大秦,指不定会向大秦发兵。”

  今日敢吃草,明天就敢吃人,必须以重拳狠狠修正!

  听到刘季所言,乌孙王等人认为刘季的话严重了,月氏人应该没胆子去主动进攻秦人。

  但他们也不会反驳刘季。

  月氏人是他们敌人,吃饱了才给月氏人辩解?

  秦人对月氏人越不满,才对他们越有利。

  乌孙王点头认同道:“使者所言甚是,月氏人向来嚣狂凶逆,可惜我等实力不如月氏。”

首节上一节183/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