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77节

  见其不解,接其出狱的亲人小声道:“秦王于今日称那什子皇帝,说要与我等同庆,有礼送与我等,如今就是在展现那些‘礼’!”

第156章 普天同庆新气象

  听了解释后,赵人囚徒更加疑惑,那秦王会如此好心,送礼给他们这些赵人?

  但也来了兴趣,跟着人群走过去围观。

  只见人群围着的是片台子,台子周围站着秦卒,禁止人群靠近,但能看到台上摆着些很高的案。

  在那些案的旁边还摆有奇特的东西,高案上也摆着东西,其中一样似乎是盐,只是盐能如此之白?

  那盛于碟中,成规整块状的又是何物?

  台上还生了几口炉,炉上架着釜,炉边整齐堆着一堆那圆乎乎、黑黢黢的东西。

  那应是石涅,可石涅怎会被做成如此形状?

  有人也曾用过石涅,只从未见过这种形状的石涅,且石涅虽能燃烧取暖,却有异味,更有害人性命之能,秦王将这东西也拿来给他们赵人作礼?

  一身穿官服的人站在台上,有认得这官的赵人知道此人正是邯郸郡守,整个邯郸郡最大的官儿。

  只见其朝着西南方向恭敬行礼道:“今十二月初一,为大王称皇帝之日,为贺此盛事,陛下特制备了几样礼物与万民同贺,此乃陛下之恩典,我等当心怀感激以谢陛下之恩……”

  郡守讲的高兴,但台下的赵人却没多少反馈:我们大清早冒着寒风过来,是来听你讲这些废话,夸耀秦王恩德的?

  见台下赵人不给反应,只有自己在台上吆喝,郡守也颇觉无趣,他讲了这么多,这些赵人竟不懂捧一下场,一群刁民!

  “诸位乡亲当是早已想知陛下送了何物,且听本守道来……”

  郡守指着台上那被赵人囚徒认为是高案的东西,道:“此物看似为案,却比寻常几案更高更大,其名为‘桌’,可用于书写、盛放他物、一家人就食……”

  盛放他物倒能轻易看出,可用于书写和就食,如此之高,如何够着?

  且听郡守话里之意,一家人要在这桌上一起就食?

  看到那桌旁的那几样东西,许多赵人顿时明白了,这些东西应是搭配那桌来用,他们若坐于其上,便能够得着了。

  郡守指着那几样东西给台下的赵人介绍:“此物为椅,此物为凳,皆乃我等可入坐之物。有此椅凳,日后可无须席地而坐、跪坐!”

  说着,郡守让在台上的几名官吏坐上了椅凳。

  看到这些官吏的坐在桌前,这下围观的赵人完全明白了桌椅板凳的作用,就是不知这椅凳坐着的感觉如何,但看着应当比跪坐舒服。

  邯郸郡守又指着摆在案上的盐,笑道:“想必已有乡亲看出此物为盐,今后我等皆可吃上此盐。”

  台下的人群略微骚动起来,有些不敢置信,这真是盐?

  跟他们以往吃过的盐完全不同,明显是上好的盐,一般只有那些贵人可用,那秦王现在却要让他们也能吃上?

  郡守此时有意没说盐铁日后只能官府专售,他们吃倒是能吃上这种质量的盐,只是须到官府指定处购买。

  见那些桌案上摆着不少盐碟,里面都放了那种雪白的盐,一些赵人不禁猜测:摆这么多,莫不是想让他们尝一尝这盐?

  郡守指着案上摆着的另外一物,道:“此物为豆腐,虽以菽制成,其滋味却比菽饭更美,且煮、蒸、烤、炒、脯皆可,亦可与其他食物相配。但不可食菽者,同样不可食豆腐!”

  这时,靠近台子的赵人听到一阵“咕噜噜”的水声传来,一股浓郁的肉香味从那架在炉上的几口釜中飘出,那釜中明显在煮肉,只是这肉为何煮得如此之香?

  闻到这肉香,许多赵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看向那几口釜。

  注意到台下的赵人动作,郡守道:“众位乡亲想必在想这肉为何煮的如此之香?其实是在煮肉时多加了一味料,此料名为‘十三香’。”

  “十三香既可用于煮,蒸、亦可用于烘、煨、燔、炙……平常做饭时,能加入一些十三香,便能提升饭食之味!”

  郡守连续提出的几样东西,全是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赵人百姓没想到那位秦王送他们的礼物居然会是这,但这些东西若是真能与他们,确实有用。

  只是那秦王会吗?

  会不会只是摆出来给他们看,实际想要有,还得让他们自己高价去买?

  郡守指着炉边那堆黑黢黢的东西道:“此物名为‘蜂窝煤’,会如此称呼,是因其上有孔如蜂窝。”

  “此物以石涅制成,可于炉中燃烧,平时做饭取暖皆可用,这几口火炉中所烧便是此物,一口炉每日四五块便能满足所需,若要用于全日取暖,消耗会大一些。”

  “有乡亲可能疑惑石涅虽可燃,却有异味,乃至害人性命,众位乡亲无须担心,此蜂窝煤燃烧无异味,且石涅会害人性命,是因在燃烧石涅时,房屋闭塞,不与外通气,遂至死。”

  郡守叮嘱道:“众位乡亲切记,无论是用石涅,还是用蜂窝煤,皆不得使房间完全闭塞,要与外界相通。”

  即使在现代,也有新闻报道有人用煤炉不开门开窗,导致一家人全死,更遑论这时代的百姓,若不仔细叮嘱,保不准有多少人因使用煤炭和蜂窝煤丢了命,最终还会怪到蜂窝煤上。

  将台上诸样事物讲完,郡守道:“若有乡亲愿意,现可上台来,亲自坐这椅凳,品尝盐和豆腐,看这蜂窝煤……”

  台下的赵人先迟疑了下,随后许多人都想上台试试,郡守只得又道:“众位乡亲,莫要拥抢,不若列队上台,四十人为一组。”

  赵人百姓老老实实排起队,在郡守的招呼下有序上台,坐在五张桌前,体验坐着椅凳的感受,再品尝了一小点盐、一小块豆腐、及一小块以十三香炖煮出的肉,最后再看看炉中正燃烧的那蜂窝煤。

  确实是质量上等的盐,那豆腐也确如郡守所说,尝得出有菽的味道,但和吃过的菽饭又大不同,滋味更好,且其味雅淡,也就代表容易调成其他味道,有人将那点精盐撒于其上,然后放入口中一吃,味道一下就上来了。

  正在存稿……目前已有一点了,但暂不加更,以备不时之需。

第157章 敬天下(卷一结束)

  那以十三香炖出的肉也令他们回味悠长,可惜只有那一小块,完全吃不够,但他们也知要是每人一大碗,吃饱吃够,以邯郸的赵人数量,那得炖多少肉才行?

  可那味道确实极好,就算不吃肉,能喝上一碗汤也是颇大的满足。

  此肉炖煮时必是同时用了那精盐和十三香,无涩味,只有纯正的咸和十三香带来的浓香。

  再说那蜂窝煤,在炉中燃烧时,给他们的感觉和以前用过的石涅也的确不同,居然真没多少异味,也无多少煤烟,且炉火非常稳定。

  若日后冬日能用上此物,得省下多少柴火?

  一组又一组的赵人上台见识桌椅板凳,品尝盐、豆腐,皆为后世常见之物,对这些赵人们而言却是新奇得不得了的东西。

  见已有数百个赵人上过台后,郡守道:“这桌椅板凳、豆腐、十三香、蜂窝煤皆为李念制出献于陛下,陛下感天下之不易,民生之艰难,遂在今日赐予万民同乐。奉陛下令:”

  郡守正色道:“桌椅板凳,天天人人皆可制,人人皆可坐,豆腐、十三香、蜂窝煤,其等制法将传于天下,人人皆可用。”

  在说完这些后,郡守才道:“此等上好精盐也将传于天下,其价不会超过当今之盐,人人皆能得食!”

  郡守完全按照从咸阳传来的政令在讲,只是他不太明白政令上为何非要他给民众讲这些东西都是那李念所制,说成为陛下所制,不是更能得民心?

  兴许那李念和陛下关系莫深,为一公子也未必……

  听到郡守话后,无论是台上在试坐、试吃的赵人,还是台下在观看的赵人都一阵沉默,突然有几人在人群中奋力喊道:“陛下万岁!”

  在这几人带动下,其他赵人也开始喊了起来:“陛下万岁!”

  一众赵人开始跪下,朝着西南,咸阳所在的方向叩首,就是台上的郡守,守在台子周围的秦卒也跪下,齐呼:“陛下万岁!”

  今日才得赦免的赵人囚徒也随着人群齐呼。

  尽管那盐需买,但那桌椅板凳、豆腐、十三香、蜂窝煤却是实打实的好东西,有利于他们,也即意味着他们的确承了那位秦王……

  不,是那位秦皇之恩!

  就在这时,从邯郸城的其他方向也传来呼声,所喊内容和他们喊的一样,都在齐呼“陛下万岁!”,声震整座邯郸。

  离郡守这群人不远,一间房屋的窗户打开,一名老翁站在窗前看着这边,一声长叹后,摇了摇头。

  今日之后,就算赵人和秦之间曾有深仇大恨,也会消去很多,而不再仇恨秦的赵人,还会再复赵国吗?

  这个问题在老翁心中有答案。

  秦王这一手高明啊,借其称皇帝之机,声称要普天同庆,施仁恩于天下之民,实则是在收买民心。

  而民,纵有天大的仇恨,纵有赵人不愿放下,但更多赵人会想着过好以后日子,好好活下去,而非一直沉浸于复仇之中。

  赵地邯郸如此,楚地恐怕也是如此,燕地、韩地、魏地亦是……

  当六国之民都放下秦灭六国之仇,那么六国就算真正灭了。

  因为百姓都信奉秦王,成了他治下之民,谁还愿再复旧国?

  秦地,崖和闹所在的县,两人正带着家人观看一场比试,正是新犁和当前大秦所用旧犁的比试。

  这次比试可比在咸阳六英宫的比试地方更大,参与比试的牛和犁也更多,因此所能体现出的效果也更直观。

  当看到那新犁仅需一人一牛一犁,犁地效率却不差旧犁多少时,围观的秦人百姓发出阵阵惊呼。

  想让百姓快速接受一样事物,不是将此物吹得地上没有,天上少见,而是直接展示给他们看,与旧物作比较,让他们直接看到效果。

  如今便看到了,日后耕种有了这新犁,他们将能犁更多地,种更多粮食,且陛下还减免了他们的徭役和赋税,家里的存粮必将会多起来,这日子要越过越好了啊,有盼头。

  比试结束,在此主持比试的县丞笑道:“各位父老乡亲可已看清这新犁之优处?此犁虽为李念制出献于陛下,然若无陛下于今日赐予我等,我等如何得见?此乃陛下之恩也!”

  县丞话落,知县丞之意的闹率先叩首喊道:“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岁!”

  其他秦人百姓也紧随闹后叩首喊道:“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岁!”

  那怕是在此的秦人小孩,也跟着长辈们以稚嫩的童声呼喊。

  和邯郸的赵人不同,这些秦人百姓更加真情实意,陛下不仅给了他们荣耀,让他们倍有面子,更给了他们实质性的好处,如此君王,如何能不拥护?

  大秦的天下各地几乎都在发生类似的事,十二月初一,嬴政称皇帝之日,他的威望也在天下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虽有些人不甘不愿,不想看到这一幕,但在煌煌大势下,不可阻挡。

  一些有识之士见此情景,也生出天下真的变了之感,那秦不仅要从军事上统一六国,从治理上也要一统。

  兴许真该动一动身,去咸阳看一看了。

  看看那秦王所设的咸阳大考是何东西,看看那纸,看看那制作出这些东西的李念为何人,看看那位敢称皇帝的秦王究竟是何风采。

  咸阳,大秦王宫,嬴政正大宴群臣。

  说群臣并不准确,其中许多人并无官身,今日天公也赏脸,阳光明媚,既不热也不冷,刚刚好。

  李念还在担任摄影师的工作,只见嬴政从刚制作好不久的龙椅上起身,举起一只青玉制成的酒爵,向在场众人道:“若无大秦诸位先祖,朕与大秦不得至今日,此杯当敬众位先祖!”

  皇帝都起身了,其他人哪敢坐着,也纷纷端着酒爵起身,在嬴政一句“敬先祖!”的喊声中,众人也肃穆齐声道“敬先祖!”,和嬴政一同将酒倒在地上。

  第一杯酒就这么倒了,有内侍宫女立即上前为众人满上,嬴政又道:“此杯当敬众卿,众卿功不可没,今后亦得劳众卿,望众卿与朕开一前所未有之朝,前所未有之世!”

  众臣再度举起酒爵,异口同声道:“臣等必为陛下、为大秦竭心尽力!”

  待这杯酒饮完,嬴政又举起又被满上的酒爵:“这一杯敬天下,望大秦不朽,望华夏不衰!”

  ‘敬天下吗?’

  看着在手机画面中的始皇和大秦诸公,李念在心中暗道:‘这个大秦会走向何方,这个世界的华夏将至何处?’

第158章 首次参加朝会

  虽称帝大典普天同庆,但日子还得过,总不能天天过大典,不种地不织布,那吃什么穿什么?

  新的一天开始,李念正在章台宫中参加始皇称帝后的第一次正式朝会。

  如今,大秦朝会也定下了制度,之前嬴政每天召集大臣朝会属于特殊情况,那时天下刚一统,有太多事务需决断处理。

  老是召人朝会,虽能群策群力,将某些事商议定夺得更周全,可同时也会影响大臣行政干事的效率。

  日日开会,早上开完中午开,中午开完下午开,还干不干事了?

  且天下如今缺乏官吏,有很多事要处理,大秦重臣往往要一个顶几个用,本就已忙得不行,还让他们天天来朝会……

  遂将朝会进行了划分:典仪性质的大朝,真正商议政事,决策天下政务的常朝。

  大朝主要是彰显皇帝威仪,接受众臣朝拜,因规模大,且属于礼节性的朝会,不好常开,一年只在三个时间举行:秦国建立之日、始皇称帝的十二月初一、及皇帝的诞辰。

首节上一节77/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