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96节

  在那些用假名的考生将各自真名写出后,嬴政结束了这番召见,众考生不太明白地出了皇宫,只见早有数百匹马等在宫外,每匹马的脖子都挂着颗红绣球,被一秦卒牵着。

  这些马明显是要给他们骑的,感情要传名于咸阳是这个意思,要让他们骑着这些马在咸阳城内游街,传唱他们的名。

  范增和楚墨巨子脸皮抽动,其他人或许还好,但他两肯定是要完了,今后他们的名字绝对会传遍天下,为天下人知晓。

  因为他两看到有些马匹旁边多站了一名秦卒,这些秦卒都持着一杆旗,旗面上写着“今咸阳大考理榜状元”、“今咸阳大考文榜榜眼”……

  这当然也是始皇借用的后世科举跨马游街,但并不只状元可跨马游街,此届上榜考生皆有,只是在探花之外的考生没有秦卒举旗。

  范增被扶上马,由秦卒为其牵马,跟随在庄黄、楚墨巨子等人所骑的马匹后开始游街,他很难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没想到自己都年过半百了,还会遇到这一遭。

  前方有秦卒为他们开道,还有敲锣的秦吏唱名,街道两旁是围观看热闹的咸阳秦人,当他们经过时,往往会一阵惊呼和称赞。

  尽管有些莫名的羞耻,但这种感觉还是挺爽的,如果是在年少时,那就更好了:年少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

第196章 秦宫夜宴

  等跨马游街完,已是下午,范增等人又回到了大秦皇宫,肉体上虽有些疲累,但精神却十分亢奋。

  有多少人不喜欢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感觉?

  只是对秦皇的观感也变得更复杂,从今之后,他们要再说自己无意上大秦这艘“贼船”,谁信啊?

  再无法像以往那般肆意批秦讽秦。

  秦皇施于他们恩赐,他们也接受了,却转过头就去讽秦反秦,这不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定会为千夫所指,名声毁于一旦!

  而这时代的人,名声和脸面至关重要,可以丢掉性命,却不能丢了名声和颜面,晏子能“二桃杀三士”便是利用了这点。

  春秋虽已远去,战国也已终结,但这种风骨还是留存了下来。

  一个人的名声毁了,将在天下间寸步难行,很难再做出一番功业。

  回到秦皇宫,范增本以为“跨马游街”就是今日最后一事,应该没别的事了,孰料有内侍前来传令,秦皇设了晚宴。

  得,现在好了,不仅穿了秦皇的,拿了秦皇的,还要吃秦皇的。

  这般下去,谁扛得住啊?

  不是我不心念故国,实是秦皇太狡猾,一招接一招的组合拳打得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可真别说,这种被秦皇看重的感觉还是蛮爽。

  尽管现在还没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话,但这种思想已有,且这时代的大多数读书人还抱有“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

  虽然他们还称不上秦皇的“臣”,但秦皇如此待他们,许多人已将自己摆在了“臣”和“士”的位置。

  而作为被君王视若手足的臣该如何回报君王,作为被君王所赏识的士又当如何回报?

  众人心中自有答案,现在承受的秦皇君恩越重,回报越难啊,而且只要他们还在乎名声和颜面,秦皇这一套便近乎于无解。

  这等以道德和大义(当时普世价值观)为武器的手段是秦皇自己想出的,还是那李念向秦皇提出?

  若是那李念,那此人心机智谋也极高,更不可小觑,当谨慎待之。

  又是李念风评被害的一天,人在宫中坐,锅从外边来。

  他确实参与了这次咸阳大考的设计,但颁发勋章、跨马游街、赐宴这些是始皇自己参照后世科举后整的。

  范增等人在秦皇安排处休息,直到黄昏时分,今日引他们入宫的那名内侍现身,笑道:“各位大贤,宴席已准备完毕,还请动身。”

  依照早时入宫觐见秦皇的顺序,众人排好次序,在这些内侍和侍卫的引导下来到一处宫院。

  这处宫院面积不小,形似一个巨大的凉亭,是始皇在称帝时专为在宫中设宴而建,可一次容纳上千人在此宴饮。

  地方虽大,但布置一点没马虎随意,各种摆设皆有考量,使其大而不显空,广而不显俗。

  每一名上榜考生进入时,都会有内侍唱其名,让众人感觉有些羞耻的同时,又觉得很爽。

  天下间有几人能在大秦皇宫中被唱名啊?

  进入院中,秦皇还未到,菜也还未上,但桌椅已备齐,每张圆桌上都已摆放好碗筷碟等餐具,还有一木制的大圆盘在桌上,似乎是摆菜肴之用。

  圆桌旁搭着一把把黑椅,每把椅上都用绳挂着一片木牍。

  不是分餐,他们今晚要在这圆桌上和其他人一同用餐?

  咦,桌上还有一件特别之物,观其形应是酒爵,但其材质非常特别,似乎是水玉,可秦皇竟有如此多水玉?

  太奢侈,太铺张,太浪费了!

  这看得一些考生直摇头,打算待会儿见到秦皇时,一定要向秦皇谏言此事。

  始皇如今在他们心里观感还不错,有成为圣王明君的迹象,定要使其迷途知返,不可走上那些昏君暴君的道路。

  众人又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如院中挂着的那一盏盏照明之物,光是看着,就觉得好生喜庆,将灯火装于这些别致的笼中,使风难吹灭,倒的确是个好法子。

  可一般材质不可为,唯有能让灯火之光好透出之物方可。

  在内侍和宫女的引导下,众人各自落座,这时也知道那木椅上挂着的木牍作何用,原来上面记了姓名,代表那个座位为此姓名者坐。

  没等多久,一声“圣上到!”,众人站了起来,看向那道走于众臣之前的身影,正要行礼参拜,却听秦皇的声音传来:“不必多礼!”

  待秦皇坐到属于他的位子上后,道了句“诸位请座!”,众人这才谢恩坐下。

  看着聚在院中五百多号咸阳大考上榜考生,嬴政道:“诸位贤才不远千里,从四方而至咸阳参考。”

  “天有上下,地有四方,各地饭食并不相同,怕是咸阳的饭食,诸位未必习惯。”

  “说不得饭食不行,还影响诸位大考之日作答。”

  “今日,朕于此园设宴,一庆诸位在大考中取得优异之绩,二慰诸位这些时日之辛劳,三则为咸阳饭食正名,不至于让诸位回去后,说咸阳无馐。”

  见众人又要起身行礼谢恩,嬴政抬起右手,示意其等不必起身:“今日夜宴,诸位不必这般多礼!”

  嬴政给了服侍在身旁的一名内侍一个眼色,那内侍立即道:“陛下有令,开宴!”

  陆陆续续有内侍和宫女端着托盘,一种种菜肴送了上来,光是观其色泽、闻其香味便令人食指大动。

  这些菜肴有大秦皇宫平时之食,亦有从咸阳城中挑选的食物,更有其他六国的食物。

  有人看到居然是自己家乡那地方的食物,禁不住当场落泪,激动地起身向秦皇行礼:“多谢秦皇!多谢秦皇!”

  秦皇有心了啊,知道他们故乡在何处,所以准备了这些食物,此番作为更让他们心生感动:秦皇如此待他们,大不了舍了这条命。

  要是嬴政有能看到好感度和忠诚度,会看到这些人的好感度在激增,忠诚度也在上涨。

  饶是范增,也忍不住对嬴政有了些好感:苍天何薄于楚,此等君王为何不为楚所有?

  夜宴是嬴政想搞的,但采用六国的食物,是李念提的,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第197章 格物 算学当被看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的气氛逐渐升温,酒劲儿上来了,让一些人原本拘着的性子开始放开,院内的气氛一片祥和欢庆。

  但也有人保持着清醒,一中年考生从他的位子上站起,向始皇道:“今夜宴会本为欢乐之时,本不该坏了陛下与诸位同期兴致,然有一事若不言,如有鱼骨在喉,且此为大秦之害,更当及时呈于陛下。”

  范增看向那中年考生,今日在跨马游街时,正好听闻过此人姓名,叫作“郦食其”。

  嬴政看了郦食其一眼,道:“既为大秦之害,且说!”

  郦食其正色道:“民所言大秦之害乃是本次咸阳大考,重算学与格物之学,而轻策问,此极为不妥。”

  见嬴政未阻止他说话,郦食其接着道:“算学与格物确有用,然不可视之过重,须知其为小道,策问方为大道。”

  这话让嬴政来了兴致,问道:“儒家有君子六艺之谈,乃孔子确立,为儒家弟子必学,其中一艺便为‘数’……”

  嬴政话未说完,但众人已知其意,“数”为君子六艺之一,是你们儒家老祖孔子所设,你这儒家弟子想反驳孔子?

  郦食其答道:“‘数’确为六艺之一,然孔圣定下‘数’为六艺之一是为让我等能知‘数’用‘数’于修身、齐家、治国,即为于实际中有用。”

  “孔圣之意是‘数’当学,方能以之明天下事,然其终究为小道,够用即可,不可太过。”

  “可此番大考,陛下却将算学拔高到一个其不当有的位置,人若无能而居高位,必有害,算学亦是。”

  “算学既不可种田产粮,又不可养蚕织衣?深入了解,且不说于治国治民何益,便是于平日又有何用?”

  “如那算学考题,问三角之形三边有何关联?知晓了此种关联,可能使农种地时多产一斗粮否?”

  “还有那水池之问,一边进水,却又一边放水,平日谁会如此做?”

  一边给池子放水,一边又给池子灌水,那不是吃饱了撑得慌?只有傻子才会如此做吧?

  郦食其继续道:“那格物之学亦是如此,虽有用,但也仅是有些许用,不当被拔高到如此地位。”

  “民非言算学、格物不可学,只是想请陛下分清治国之主次!”

  “治国当以施仁政、明礼法为主,仁政若施,民心向也,人人遵礼,天下自然而定,算学、格物只可为次,不可视之过重。”

  郦食其的话让参加宴会的许多考生都点头,是啊,这算学够用即可,深入去发现了解,没有用处啊。

  但参加宴会的大秦文武并未点头,只是看向和诸位公子坐在一桌的李念,那算学和格物题是这位出的,也是这位将算学、格物与策问并列,且看这位如何作答。

  嬴政并未回答郦食其的问题,而是看向其他考生,道:“诸位若还有想说之事,可一并道来!”

  又有一考生站起,其手中拿着一个杯子,正色直言道:“今天下一统尚未足半年,天下间许多人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陛下却大肆用此珍物,既过奢侈,也过铺张。”

  “陛下以此物盛酒招待我等,我等不胜感激,但更望陛下能看到天下万民之相,莫于深宫中不知民间饥寒!”

  嬴政一点也不怒,也并不觉得这人见识短,不知这东西并不珍贵,而是觉得这人很实诚,敢站出来指出问题。

  在郦食其和这名考生后,其他考生也被引动,接连开始发言,硬生生把一场宴会给搞成了治国治天下讨论大会。

  这一刻,他们许多人忘了曾经的故国,也忘了他们在大秦皇宫,秦皇还在此处。

  这些人提的意见也很有意思,比如对域外诸国邦的政策,有人认为必须出兵讨伐,将之土地纳为大秦所有,有人认为要怀仁,要对那些蛮夷施以仁政,让他们因仁而主动归心。

  于是乎,本来是向秦皇发言指出问题,可渐渐地慢慢跑偏了,这些考生因彼此意见不同,争论了起来。

  像综合榜状元庄黄就和人争论了起来,庄黄认为郦食其说的不对,算学于格物有用,而格物在日后必将大利于天下,楚墨巨子站在他这一方,并提出了一些格物在日常有用的证据。

  但在他们这方的考生不多,更多人支持郦食其之言。

  许多人的来历也在争论中暴露,如庄黄是个方士,只不过是个修了儒、道、墨三家学说的方士,而那韩正则是同修儒家和法家。

  扶苏看了眼坐在他身边的李念,神色古怪,咸阳大考很多东西都出自于他这个未来的妹夫,这群考生讨论的算学、格物和其有关,但这人就像个没事人一样,就坐在那吃吃吃,眼皮都不抬一下。

  仿佛多看一眼、多听了一句,都会让其少吃一口。

  若不是周围还有其他人,扶苏很想问问这个未来的妹夫:用食就这么重要,你就不去说点什么?

  直到过了好会儿,嬴政道:“李念,你有何看法?”

  秦皇一开口,众人顿时停下争论,看着那名在白日见过的年轻人从大秦诸位公子坐的那一席站起。

  白日尚不能断定此人身份,但秦皇此刻已为他们确定,这年轻人正是那李念,许多人这趟入咸阳的目标。

  李念道:“众位所言从某些方面来说,都有理。众位所论算学、格物是否值得被看重?李某以为当被看重,且必须被看重!”

  学不好数理化,要么让整个世界一起玩泥巴,要么就会被其他发展起数理化的国家给暴打。

  李念这两种都不想选,他想的是大秦发展好数理化,暴揍其他国家。

  李念拿起他面前的杯子:“算学和格物之所以被众位认为不值得看重,无非是觉得在平时用不到。”

  “可一般人在平时用不到,不代表整个国不需要,且一般人平时用不到较深的算学和格物知识,并非用不到这些知识所创造之物。”

  一般人平时用得上高数和材料科学吗?

首节上一节96/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