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394节

  拿破仑三世的心思,已经明明白白放在那里了欧洲是从来不流行单打独斗的,以多欺少才是欧洲主流!

  “陛下,普鲁士的铁路里程去年已达11,000公里,我们的干线却卡在9,500公里。”拿破仑亲王展开1864年的西欧和中欧铁路图,手指划过莱茵河畔密集的普鲁士站点,“他们的军列从柏林到科隆只需18小时,而我们从巴黎到斯特拉斯堡需要整整一天。”

  法国皇帝深吸一口雪茄,烟雾模糊了墙上欧仁妮皇后的肖像:“钢铁呢?”

  “贝色麦炼钢法让普鲁士去年的铁产量突破150万吨,钢产量突破了40万吨,比我们可多了不少……”亲王抽出1863年工业报告,“洛林铁矿含磷量太高,我们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对炼钢炉进行升级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而且我们的煤炭也不太够,需要从英国进口。”

  瓦列夫斯基突然插话:“人口也是个问题。普鲁士虽然只有2000万人,但他们的人口结构更年轻,增长率也更高,我们虽然有3800万人,其中平均年龄偏大,人口增速缓慢。”他翻开德意志各邦1864年人口普查,“如果算上德意志其他各邦国的人口,德国人可能已经超过了4000万。即便扣掉奥地利本土的500万德意志人,该死的德国佬也有3500万了!”

  这是3500万年轻力壮的德国佬对3800万上了年纪的法国人.

  多利亚大主教则提醒拿破仑三世道:“俄国人永远不会原谅奥地利皇帝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背叛!亚历山大二世宁可看着柏林统一德意志,也不愿神圣罗马帝国重现人间.当然更不愿意看到法兰西的三色旗在柏林的上空飘扬!“

  瓦列夫斯基的眉头则拧成了一团:“英国人更阴险,他们利用我们去阻止俄罗斯,然后就开始扶植普鲁士牵制我们普鲁士的工业可以发展的那么迅速,是少不了英国扶植的!”

  法国皇帝叹了口气:“奥地利呢?英国人怎么说来着?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是吗?”

  “弗朗茨约瑟夫的条件一如既往。”大主教戴上金丝眼镜,“第一,法国撤回罗马的驻军;第二,承认威尼斯为奥地利的势力范围。”

  拿破仑亲王猛地捶桌:“荒唐!没有我们在罗马的军队,加里波第的红衫军明天就会冲进梵蒂冈!”

  多利亚大主教低声提醒:“陛下,您难道忘记了那支澳门的十字军了?教皇真有一个师啊!”

  拿破仑三世摁着额头:“那是.10年前的事情了?他们还能打仗吗?”

  “这不重要,”多利亚笑道,“重要的是.全世界都知道教皇真有一个师!我们可以让这个师从亚洲返回,进驻罗马.而我,将成为这个师的统帅!”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手里有兵的教宗,多利亚大主教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

  “而且奥地利是我们最后的希望!”瓦列夫斯基说,“自从支持意大利统一,我们在南欧多了个强邻.而奥地利又被削弱得太多。一旦奥地利被普鲁士吞并,一个4000多万人的超级德意志就要出现了!”

  法国皇帝突然喃喃自语:“当年烧炭党的誓言……”

  “陛下!”大主教厉声打断,“意大利人从未感激过您!加富尔在都灵嘲笑您是‘戴着皇冠的投机客’,加里波第甚至在暗中支持法兰西的共和派!”

  瓦列夫斯基提醒皇帝道:“在1859年我们本可彻底击溃奥地利,是您突然停战,让意大利统一进程中断意大利人从此就不再感激您了!”

  “好吧!我首先是法兰西皇帝,而且还是一个拿破仑!”拿破仑三世决心已定,“大主教,你走一趟维也纳,去和奥地利皇帝联络就说我想和他签订一个共同防御普鲁士侵略行为的条约!条件是.承认威尼斯永远属于奥地利!”

  “是,皇帝陛下!”多利亚大主教二话不说就把任务接了下来。

  “公爵,”拿破仑三世又对瓦列夫斯基说,“你想办法和俾斯麦联络。”

  “和俾斯麦?”瓦列夫斯基一楞。

  “对!”拿破仑三世一脸精明地说,“我既要防止普鲁士做大,威胁到法兰西的霸权,同时又要防止奥地利利用和我们的联盟做大吞并了普鲁士.那将会是一个拥有近6000万人口的超级帝国!”

  当众人散去,皇帝独坐镜前。玻璃映出无数个摇晃的拿破仑有的头戴罗马桂冠,有的置身于滑铁卢军前,有的蜗居小岛。他想起叔叔的警告:“欧洲容不下两个皇帝。“

  同一时间,在圣奥诺雷街的太平天国大使馆内,煤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中微微摇曳,将四张东方面孔映照得忽明忽暗。胡万胜的指尖轻轻敲打着檀木桌面,节奏如同战鼓的前奏。冯秀英则把玩着一块赤金怀表那是罗耀国赠予她和胡万胜的结婚礼物,表盖面上是天王像,表盖内刻着“天下大同”四个字。

  翁同爵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西洋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却始终盯着墙上那幅欧洲革命形势图。而角落里,冯云山的另一位养女,圣殿山女伯爵凛子则捧着一本《真约》娴娴静静地端坐着。

  “欧洲的局势已经明朗了。”马宝才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展开一份密信,信纸上的火漆印赫然是太平天国的蟠龙纹章,“老师的指示很明确欧洲大战和革命不可避免,而我们的任务,是让法兰西变成红色。”

  这封密信是一道命令,由谁传达,谁就是这次“红法行动”的负责人!

  “红色法兰西?”凛子挑了挑眉,“吴王殿下的意思是”

  “法国一定会输掉和普鲁士的战争。”马宝才将罗耀国的信收好,“而欧洲各国的工人领袖最近会在伦敦集会,以求结成一党,戮力同心,共谋大业。”

  凛子微微皱眉:“共谋大业?他们有那个能力吗?”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胡万胜开口道,“尼古拉斯.赵四可以教会黑奴战斗,我们也可以帮助法国的工人掌握战斗的技巧.实际上巴黎的人民从来不缺乏斗争的精神!”

  巴黎可是最老最老的老区!

  翁同爵推了推眼镜:“但光靠精神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武器。”马宝才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张清单,“这是法国工人需要的东西,太平天国会想尽一切办法提供的。”

  胡万胜接过清单看了一眼:“铁丝,铁锹,白糖,橡胶,美国石油.化肥?”

  “豫王殿下,知道这些东西该怎么用吗?每一样都是可以合法买卖的,但只要用好了,就能让巴黎人民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战士。”马宝才的声音如同梦魇般在众人耳边回荡,“当德国佬的炮弹落在巴黎街头时,他们会发现,他们一头撞进了一座.‘钢铁格勒’!”

  “钢铁格勒?”翁同爵有点不明白,“格勒听着好像俄文,是什么意思?”

  “我不清楚,”马宝才说,“这是我的恩师当面告诉我的.我只是一五一十复述给你们听而已!我的恩师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未来把巴黎变成法兰西的钢铁格勒!”

  窗外,圣母院的钟声敲响了午夜十二下。胡万胜望向窗外的塞纳河,水面上倒映着杜伊勒里宫的灯火。恍惚间,他仿佛看到那辉煌的宫殿正在血与火中燃烧。

  “记住,”马宝才的声音如同钢铁般冰冷,“我们的目标不是帮助普鲁士打败法国,也不是帮助法国打败普鲁士。我们的目标,是让这场战争变成革命的导火索,并且帮助法兰西的劳动人民夺取天下。”

第780章 革命是欧洲统一进程的必然产物!

  杜伊勒里宫金碧辉煌的战神厅内,拿破仑三世端坐在宝座上,背后是一幅述说着拿皇昔日赫赫武功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油画。马宝才的布鞋刚踏上波斯地毯,就注意到厅角立着个穿紫袍的年轻官员约莫二十四五岁,头戴乌纱幞头,腰间玉带悬着金鱼袋,外罩一件粗麻孝衣,仿佛是一个跨越千年而来的大唐高官。

  “这位是大周皇子、大唐周王殿下。”法国外交大臣瓦列夫斯基公爵用手杖轻点地面,“现任大唐帝国驻法公使。”他特意看了眼胡万胜胸前的黄绸绶带,“你们太平天国反对的大清被大周灭了,大周又被大唐灭了真是可惜啊!”

  曾纪泽闻言转身,目光温和地看着太平天国的官员。年轻人清瘦的面庞上既无悲戚也无愤懑,仿佛被李鸿章取代的大周朝和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周唐禅代实乃千古佳话。”曾纪泽的声音平静的好像在讲述一件发生在许久之前的往事,“昔年尧禅舜、舜禅禹,皆因天下为公。今十镇节度共推明主,三百鸿儒同议大统,先帝更有遗诏比之尧舜也不遑多让了!”

  拿破仑三世听不懂曾纪泽说的汉语,在陆军大学里学会了法语的胡万胜适时凑上来低语:“他说选帝制乃是效仿中国古代的圣王,所以他家的周国不算被灭,是自取灭亡”

  “哈哈哈”

  话未说完,就被拿破仑三世的笑声打断。

  “马蒂尔德来信说,她现在已经是李皇帝的皇后,今年春天就将和李皇帝一起去收复大唐的河中故地!”法国皇帝笑道,“等他们收复了河中,我就能通过土耳其的地盘给他们送一份贺礼。”他突然盯着身穿孝衣的曾纪泽,“既然大周被大唐取代是好事,那我也向殿下道贺了。”

  “多谢。”曾纪泽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又朝马宝才三人望了一眼,“不知太平天国是否承认大唐帝国的合法性?”

  翁同爵连忙笑道:“天国已经承认大唐统治河中了天国总理大臣说了:周唐相继,必当名垂竹帛!”

  胡万胜跟着拱手:“他日史笔如铁,定记此段尧舜佳话。”

  只有马宝才没说话,只是冷冷盯着曾纪泽身上的白麻孝衣。

  曾纪泽微微一笑,向拿破仑三世告辞,随后在侍从的陪同下离开。

  大唐的新任公使一走,太平天国的新任大使胡万胜就迈步上前,正式递交了国书。拿破仑三世接过国书,随手放在桌上,目光却意味深长地扫过三人。

  “听说欧洲各国的工人领袖要在伦敦开会?”他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你们太平天国,是不是也收到了邀请?”

  精通法语的胡万胜将他的话翻译给了会说英语,但并不会讲法语的马宝才。在接下去的会谈中,他和翁同爵就一块儿充当起了拿破仑三世和马宝才之间的翻译。

  马宝才神色不变,直接答道:“是的,我已收到邀请,将以太平天国农会总会长的身份,参加伦敦的工人协会成立大会。”

  拿破仑三世眯起眼睛:“你们太平天国,是不是想支持欧洲的赤色分子,搞乱欧洲?”

  马宝才摇头:“如果国际工人协会真的会搞乱欧洲,英国政府又怎么会允许他们在伦敦开会?”

  他顿了顿,直视拿破仑三世,缓缓说道:“真正会搞乱欧洲的,不是工人运动,而是正在发生的欧洲的统一进程。”

  拿破仑三世眉头一皱:“欧洲统一什么意思?”

  马宝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可知道中国的战国七雄?”

  拿破仑三世摇头。

  马宝才解释道:“两千多年前,中国也曾像今天的欧洲一样,分裂成许多国家。后来,经过数百年的战争与兼并,最终剩下七个最强大的国家秦、楚、齐、燕、赵、魏、韩。”

  “这七个国家,和今天的欧洲列强很像。”胡万胜翻译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很像?”拿破仑三世心道:“我们欧洲那么先进,怎么能和2000年前的中国很像?难道我们落后你们2000年?”

  翁同爵解释道:“战国之前,中国的贵族世世代代掌握权力,国家是他们的私产。但是因为剧烈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时代,各国为了生存,不得不打破贵族的垄断,提拔平民中的能人。就像今天的欧洲,普鲁士的容克贵族、法国的波拿巴家族、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都在面临同样的挑战如果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让更多平民参与进来。”

  “还真有一点点像.”拿破仑三世心道。

  “战国时期的战争,比以往更加惨烈。各国的人口不过数百万,但是动员的兵力动辄数十万,战争不再是贵族之间的决斗,而是全民的生死存亡之战,是举国动员的战争。”

  “啊”拿破仑三世心想:“这还真有点像啊!战争越打越大,从贵族私兵打到雇佣军,再从佣兵打到全民动员.”

  胡万胜又道:“而在今天的欧洲,英、法、普、奥、俄,都在进行各种各样有利于军事动员的改革,这无疑是为更大规模的战争做准备!”

  翁同爵补充道:“除了制度上的改良和生产、动员规模的扩大,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各国传播,儒家、法家、墨家、兵家……而这些学派不再受国界限制,各种各样的学者、理想家、阴谋家、野心家开始游走于各国之间。而今天的欧洲,工人运动、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同样不受国界限制。伦敦的工人协会,就像当年的墨家,试图在各国之间建立联系。”

  真有这样的事情?拿破仑三世听的将信将疑,合着我们欧洲先进文明刚刚开始搞的你们2000年前就玩过了?也不知道最后玩成啥样了?

  马宝才这时候继续道:“最终,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但秦朝的统治只维持了区区十五年。”

  拿破仑三世眉头一挑:“为什么?”

  “因为革命!”马宝才道,“统一后的秦国,面临三个致命问题,使它最终被革命的风暴所席卷!”

  “什么致命的问题?”拿破仑三世赶紧问他伯父可差一点就当上欧洲秦始皇了!

  “首先,”马宝才道,“被灭掉的六国贵族不甘心失去权力,他们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胡万胜翻译完了他的话,又问拿破仑三世:“如果当年的拿破仑一世一统欧罗巴,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西班牙、英格兰的旧贵族会甘心吗?”

  肯定不能啊!拿破仑三世心道:“法国旧贵族都不甘心!”

  “其次,”翁同爵又补充道:“在秦国统一前,平民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但统一后,战争结束,平民上升的通道被堵死。而在统一战争中爬到高位那批人又变成了新贵族。今天的欧洲工人,如果发现他们在付出了无数鲜血和汗水,好不容易才打出来的统一的欧洲被一群新贵族掌控,他们会满意吗?”

  拿破仑三世摇了摇头他知道,在他伯父统治的后期,法国人已经开始不满了

  “第三”翁同爵掰着手指头道,“秦国打统一战争花费巨大,而为了维持统一,又要建长城、又要修驰道,秦始皇本人又喜欢修建大陵墓和大宫殿,耗费巨大。最终,财政崩溃,民不聊生。而今天的欧洲列强,大搞军备竞赛、还搞了许多不赚钱的殖民地扩张,打了许多没什么利益的战争,同样在消耗国力。”

  拿破仑三世越听越心惊:“那,那最终.”

  胡万胜道:“最终,一群修长城的劳工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发动起义。他们不是贵族,而是最底层的平民,是劳工!”

  “工人.”拿破仑额头上冷汗直冒。

  胡万胜接着说:“起义爆发后,六国旧贵族纷纷响应,但最终夺得天下的,却是沛县亭长刘邦和他的伙伴一群出身平民或小贵族的人,他们开创了汉王朝,一个传承了400年的大一统国家。”

  马宝才看着拿破仑三世,缓缓说道:“陛下,欧洲的统一进程,或许会像秦国一样,最终导致革命。”

  拿破仑三世沉默良久:“你的意思是,欧洲的统一会引发工人革命?”

  马宝才点头:“是的,但不是因为工人想要革命,而是因为统一后的欧洲,仍然解决不了新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而且欧洲统一的巨大代价,也会让人难以承受!”

  “欧洲没人想搞大一统!”拿破仑三世斩钉截铁地说,“我的伯父当年.那是个例外!”

  翁同爵扶了扶眼镜:“战国初年也没人想统一。可当秦国开始推行军功授爵.平民砍一颗人头就能得爵位,结果百年间战争规模从三万扩大到六十万.”

  “就像普鲁士的铁路网、工业系统和全民动员。”胡万胜接过话头,“十年前他们动员要三十天,现在只要十八小时。而当平民发现战争能换来选票、土地、养老金”

  拿破仑三世脸色铁青:“你们到底想说什么?”

  “商鞅变法时,秦国贵族也没想过会被自己培养的平民军功阶层推翻。”马宝才侃侃而谈道,“而当那些靠砍人头升爵的秦兵发现,统一后他们竟然还要继续当牛做马.陛下现在明白了吧?等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发展到需要全民动员时那些靠战争崛起的平民,就是最好的革命战士!”

第781章 中国的历史是欧洲的镜子

  英国伦敦,南肯辛顿格,罗夫纳广场。

  当白斯文宅邸的橡木门被推开时,这位穿着考究的黑色燕尾服,胸前别着阿尔伯特亲王赠送的金质怀表的前清公使,如今的英国王室顾问,英国魔法委员会顾问,笑盈盈地看着满屋子抽劣质雪茄的欧洲人。

  英国工联的乔治奥哲尔正用叉子戳着一只十分“Q弹”的水晶虾饺,法国工人代表昂利托伦对着芝麻糖饼皱眉头,俄国人巴枯宁则把龙井茶倒进伏特加酒瓶,还说要让“让东方革命更猛烈些”!

  “先生们,请允许我介绍一份朝鲜天国的《均田令》,这是一份原件,是我从朝鲜天国带来英国的,现在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白斯文展开一卷泛黄的绢帛,手指划过汉字间夹杂的谚文批注,“根据这份《均田令》,在七年前的朝鲜西京平壤周围,超过十万户佃农分到了两班地主家的土地,每户按人口均分,均田后大约四分之一的收成上缴天国圣库。”他特意指了指绢帛上的红印,“这是朝鲜天国东王杨秀清亲自盖的王玺。”

  弗里德里希从沙发上直起身子,两眼放光,看着巴枯宁道:“米哈伊尔,朝鲜天国的东王可比你们俄罗斯的那位‘革命沙皇’进步太多了!他同时解放了农奴,还平分了土地更关键的是他还完全消灭了朝鲜的两班贵族,杜绝了封建主义复辟的可能性!”

  他转向摩尔,“摩尔,记得我们在上海看到的蒸汽缫丝厂吗?那些机器都是用圣库的资金购置的,而圣库的资金中的相当一部分则来源于对乡绅地主的没收!”

  摩尔点点头:“没错,利用没收自乡绅地主的圣库资金建设工厂,在没有资本家投资的情况下建起大量的工厂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太平天国和朝鲜天国都是这样做的!其中在太平天国还存在大量的私人工厂,资本家这个群体依旧存在。但是在朝鲜天国,除了‘釜山自由市’之外,其他的地方几乎不存在私人投资的工业,一切工业建设,包括铁路、矿山、大型工厂,都由圣库资金建设!”

首节上一节394/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