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30节

  “哦,这很难吗?”格莱斯顿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快速铁甲舰的大项目是那个提桶跑路的保守党内阁留给他的,他本来还挺乐意接手的,大项目啊!英镑大大的有!保守党居然没在下台前把项目发包出去,真是太保守了!可现在看起来这项目好像有点不对啊!

  爱德华.詹姆斯.里德这个造船专家还在那里倒苦水:“这么大的动力舱,不仅昂贵,还会占用宝贵的吨位,我们不得不削减装甲和火力……可这样一来,我们的铁甲舰又有可能打不过拥有厚甲巨炮的敌人!!”

  格莱斯顿皱眉:“可我们为什么要造这种又贵又不能打的船?”

  第一海务大臣悉尼达尔林普尔-海沉声道:“因为太平天国去年海试了一艘航速超过20节,排水量估计超过6000吨的铁甲舰!如果我们不建造同样航速的战舰,未来将没有一艘皇家海军的战舰能追上他们!”

  “追不上又会怎么样?”刚刚上台的格莱斯顿还不明白这事儿的严重性大英帝国的80多条铁甲舰,现在全都落伍啦!

  “追不上那就打不着!”第一海务大臣那可是专业人士,海军上将啊!他知道追不上=打不着的道理!

  “打不着又能怎么样?”格莱斯顿又问。

  “太平天国就能破坏我们的海外贸易!”第一海务大臣加重了语气,“我们的铁甲舰最快只有14节,比这条太平天国的快速铁甲舰慢了6节。而我们最快的商船只能跑17节,比它慢3节。这意味着它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随意打击我们的商船,而我们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

  “啊”格莱斯顿都惊呆了,皇家海军不是有80多条铁甲舰吗?怎么人家一条船你们就没招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爱德华.詹姆斯.里德苦着脸道,“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觉得这个船跑得快,多半是因为它的动力强大!”

  专家就是专家!

  马力大=跑得快!

  没毛病。

  格莱斯顿点了点头:“那又怎么样?”

  爱德华.詹姆斯.里德道:“我们估算过了,6000吨的船要跑20节,至少需要12000匹马力的机组!如果这12000匹马力的机组是双胀式发动机,那又太大,6000吨的船都很难装下。所以我们估计.太平天国肯定已经突破了三胀式蒸汽机,说不定已经造出能够实用的蒸汽轮机了!”

  双胀?三胀?蒸汽.轮机?这都是什么?格莱斯顿首相虽然是伊顿公学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但他完全不明白眼前这个造船专家在说什么?

  第一海务大臣则解释道:“如果太平天国拥有了可实用的蒸汽轮机,那么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否则就将在几年内失去海上霸权!”

  几年内?那么可怕?

  格莱斯顿瞪着眼珠子,好久都说不出话,最终叹了口气:“那就……赶紧奋起直追吧!大英帝国可不能失去海权啊!”

  庐山总理府会议室。

  罗耀国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国防委员会的众人:“‘飞鱼’号的改进方案做好了吗?”

  王琰立刻摊开一张图纸:“王爷,请看‘飞鹰’号,10000吨级快速装甲舰验证方案!”

  徐寿补充道:“这次我们将采用3台4000匹马力的卧式三胀蒸汽机,外加12台燃煤锅炉,预计航速可达21节!”

  罗耀国盯着图纸,缓缓点头:“很好。接下去马上开始1万匹马力的三胀蒸汽动力机组的研发和1.5万匹马力的三胀蒸汽动力机组的预研.”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如果我们的蒸汽轮机研发遇到了暂时无法克服的瓶颈,那就用1.5万匹马力的三胀蒸汽动力机组去战胜英国人!”

第851章 膜拜吧,多炮塔神教!

  庐山,总理府会议室。

  竹丝电灯将黄铜打造的战舰模型照得金灿灿的,好像什么稀世珍宝似的。法兰西造船专家日意格的手指轻轻抚过“飞鹰”号修长的舰体。

  “王爷请看,这五座炮塔的布局”这位法国人提到“五炮塔”的时候,眼睛都发亮了,“真是太高明了!”

  “哈哈!”罗耀国笑了笑,“炮塔越多,火力越强!”

  这“五炮塔”的布局就是他提出的嘛!

  “王爷所言极是!”严复在一旁介绍道:“每座双联装150毫米速射炮,采用最新式的楔式炮闩,射速可达每分钟六发!五座齐射便是十发炮弹同时泼向敌舰!”

  这火力真是刚刚的!

  罗耀国突然俯身,鼻尖几乎贴上舯部炮塔模型:“这座炮塔为何做成开放的?这不会影响防护吗?”

  “这是为了减重,不得已而为之,”日意格苦笑道,“全封闭炮塔光是旋转机构重达百吨,改为半敞开式后,省下的重量可多载燃煤二百吨!能增加不少航程呢!”

  严复则补充道:“王爷,您对‘飞鹰’号的航速要求太高了,万吨舰要求24节.靠三胀式蒸汽机实在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得精打细算每一斤的重量!”

  24节的航速当然是用来忽悠英国人继续在“薄皮大馅”的路子上跟进的罗耀国轻轻点头:“除了减防护,你们还给飞鹰号用了什么先进技术?”

  严复展开了一张巨大的舰体线图,碳素笔尖精准地点在V型舰尾处,“桨后舵布局配合四叶螺旋桨,推进效率提升百分之十五。”

  “更妙的是前U后V船型!”他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前体U型聚集排水量压制兴波,后体V型疏导尾流这是江南厂的研究所在船模池里进行了几百次试验验证的结果!每次试验都要记录两百个数据点.幸好上海船政大学这几年给咱们造船研究所送了上千号毕业生,要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严复接着又道:“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将球鼻艏扩大百分之四十!可以在二十节航速产生的次生波.”他滔滔不绝说着正常人很难听懂的人话,“这正好能抵消主船波!”

  罗耀国则追问:“航速当真能破二十四节?”

  他估摸着英国佬这次会跟到二十节.不过等他们的造船厂的船台上摆满了二十节万吨舰的舰体后,“飞鹰”号应该就能下水飚船了!

  而面对二十四节的“飞鹰”号,那些“二十节”又得白瞎!而那八十几条十几节的货更得扔!

  “想要稳定达到二十四节是很难得,但可以通过燃油喷射短暂提升航速!”日意格从公文包掏出份看着就让人眼花的图纸:“这是施耐德公司最新设计的燃油喷射装置。传统燃煤锅炉热效率仅百分之八,但将重油雾化喷入炉膛后,蒸汽温度能跃升至二百五十度!四台三胀机出力可达标称功率的百分之一百二十!”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死寂,只有众人惊讶的抽气儿声。严复会接口继续道:“强压通风时抽风机全开,八座锅炉的吞煤量堪比火龙!航速短暂突破二十四节没有问题,当然风险是.”他指着图纸上型锅炉舱里密布的铜管,“过热蒸汽可能熔穿管壁,所以我们设计了双路冗余系统。另外,这一整套下来,造价可就”

  罗耀国挥手打断道:“造!必须造!我造一艘,英国佬就得跟十艘!浦东船台即日开工!给我把船体下部挡起来,上半部分随便给人看!”

  当日意格和严复介绍完了“海鹰”号后,徐寿的儿子,太平大学堂船舶系主任,船舶研究所所长徐建寅就捧来了“海龙”号的模型。这艘五炮塔巨舰比“飞鹰”短粗一截,装甲带厚得如同城墙。船体上安装的炮塔也是五座,前后各二,中间一座,全都是双联的。

  “二百毫米架退炮虽然射速较慢,但穿甲能力远超一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徐建寅一脸兴奋地说,“每发炮弹重达一百五十公斤,五炮齐射的威力足以轰塌花岗岩堡垒!”

  罗耀国问:“能打穿多厚的均制铁甲?”

  徐建寅道:“一千五百米外能击穿三百毫米铁甲!”

  说着话,他突然拆下一截舰底,露出精密的内部结构。V型艏部内竟藏有木质骨架:“半潜球鼻艏采用南洋铁力木为芯,外包五毫米软钢。”他的手指沿着龙骨滑动,“高速能自动抬升舰艏两度,减少阻力百分之五。”指尖滑向平底艉部,“四叶桨直径虽比飞鹰小零点五米,但在平底流场中推进效率反而高出百分之七。这都是咱们太平大学堂的船舶研究所在模型池中反复实验了几百次才得出的结果!”

  罗耀国能给的就是个大方向,真要落地,还得反反复复试验。幸好太平大学堂、上海船政学堂、徐州冶金学堂、浙江求是书院、徐州化工学院、上海海军学堂、天京陆军学堂都办了十几年快二十年了,而且还扩招了几轮,一代代培养出的理工科人才少说也有七八万了!

  质量不敢说一定比英法德美的理工科大学生高,但人数肯定是足够多的。

  徐建寅最后自豪地说:“船舶研究所估算,海龙号可以依靠1.2万匹马力,将航速推到最高16节!”

  “16节.”罗耀国满意地点点头,“作为验证舰足够了!”

  现在16节,将来三胀蒸汽机的动力还能增加,单台1.5万都有可能!3台三胀机就是4.5万.让3万吨的大船跑到20节以上也有可能!

  作为主力舰,这个动力配置也足够了。

  “防护水平如何?”

  “回禀吴王,海龙号采用了核心装甲堡的设计!”徐建寅拆下舰舯装甲模块,动作干脆利落。剖面展示出精妙的三层结构:外层八十毫米锻铁,中层一百二十毫米柚木,内层一百毫米渗碳钢。“总共有三百毫米等效防护!”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非核心区削减的装甲重量毕竟海龙号只是一艘1.2万吨的铁甲舰。”

  “不错了!”罗耀国满意地笑了起来,“1.2万吨的验证舰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就很不错了.不过大口径的管退技术,200毫米以上的自紧炮管,还有自动化的供弹系统都要加紧开发。另外,海龙号在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分厂开工,摆在2万吨的船坞里,周围遮挡得严实一点。可不能让外人瞧见!”

  “海龙”号当然不是未来的主力,但是在海龙号的基础上开发的1.5万吨级、2万吨级、2.5万吨级,甚至3万吨级战列舰,就是太平天国争霸海上的王牌。

  所以“海龙”号的技术,属于“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1871年深秋,黄浦江畔。

  礼查饭店顶层套房的英式窗框后,两件灰布长衫凝固成模糊的影子。羊毛围巾紧紧缠住西乡从道的喉结,东乡平八郎的圆框眼镜蒙着白气儿,两人看起来活像是来上海求学的外乡学子。

  “三百英尺了!”东乡调整着蔡司望远镜的焦距。镜筒里,对面浦东船台的钢铁巨兽已经渐渐成形了,五处炮座基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西乡的镜片却始终盯着船台上的龙门吊门型的吊车起了一块巨大的弧形钢板,铆工悬在钢索上锤击,每声脆响都伴随着猩红的火花溅落。

  “第五炮座在舯部烟囱后面。”西乡的日语压得比江风还低,“普通的设计向来把烟囱放在舯线位置,他们居然让炮塔挤占排烟空间!”

  江面突然传来汽笛长鸣。一条挂着米字旗的货轮缓缓驶过船台正前方,甲板上几个洋人正忙着架设经纬仪。东乡的镜筒急速转向:“英国人的特务在测量舰体长度!”

  西乡从道则放下了望远镜,嘟哝道:“那个白头发的我认识,是佐世堡船厂的总工,去年在长崎见过。”他冷笑道,“看来太平天国是故意曝光的。”

  “英国人上当了.”东乡平八郎望着那些英国人,“他们一定会跟风建造这种薄壳五炮塔舰。”

  “那咱们要造什么样的船?”西乡从道说,“郑司令长官和山本军令长正在为此事烦恼。英国人答应输出给我国的勇士舰技术已经落伍,就算造出来也没有太大用处了。而我国的国力又有限,实在没有容错的空间啊!”

  东乡思索着道:“既然太平天国故意展示他们的高速装甲舰那么被他们隐藏起来的一定是拥有坚固防护和大口径火炮的慢速舰!”

  “蹂躏级那样的?”西乡从道问。

  东乡平八郎点点头:“应该是吧.我们应该想办法购买蹂躏号,然后以蹂躏号为基础,开发2万吨级的巨舰!”

  “英国人肯卖?”

  东乡笑道:“本来是不肯的,但是‘飞鱼’号出现后,仅有14节航速的蹂躏号可就不香了,我们日本国正好出手!”

  “日本国?”西乡问,“不该是朝日天国吗?”

  “不,是日本国!”

第852章 日本的海军立国和红色地中海计划

  西历1872年初春的京都尚带寒意,二条城御殿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日本女帝之夫,摄政承天亲王杨承天眉宇间的凝重。

  朝日天国海军军令长山本权兵卫与联合舰队提督郑永宁,这时就跪坐在他的御座之前,双手奉上两份墨迹未干的文书:《蹂躏级铁甲舰采购案》与《英朝联合开发二万吨级近海重炮舰计划书》。

  杨承天从女官手中取过两份文书,目光扫过那些令人咋舌的数字与舰型参数重甲、重炮、短腿、龟速,活脱脱是为日本近海量身打造的钢铁堡垒。“‘蹂躏级’?英国人倒会起名。”他冷笑一声,将文书掷于案上,“山本卿,郑卿,此等巨舰,朝日财力可能支撑?船厂技艺可堪锻造?莫要画饼充饥,徒耗国帑!”

  山本权兵卫头颅深埋,声音却异常坚定:“亲王殿下明鉴!此非虚妄。英人欲锁太平国之东南海疆,正需此等近海利刃。我朝日海军扼守朝鲜海峡与日本内海,若得此舰,便是锁钥!技术难关,臣愿亲率精干赴英伦,督造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财力……”他抬眼,目光灼灼,“十年为期,两千万银元足矣!此乃护国之本,万金不换!”

  两千万银元!

  说的好像两千块似的.

  杨承天心头一疼这笔钱对于大海对面的太平天国而言都不是小数目!根据他所掌握的情报,去年太平天国朝廷的财政收入合计是2.4亿银元(太平银元和朝日银元是同样重量、成色的),两千万都是十二分之一了。

  而朝日天国的财政收入,哪怕算上朝鲜天国的东殿(实际上的朝鲜天国政府)、日本朝廷、日本真约神道宫在内,总共也就区区800万银元,2000万那可是朝日天国两年半的全部收入啊!

  虽然这笔钱要分十年支付,但是每年200万银元的支出,也占到了25%的财政收入.

  杨承天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庭院中尚未吐绿的枯枝。

  朝日天国还是需要那些铁王八的!他的父亲杨秀清这两年身子骨大不如前了,而太平天国对于朝日合邦的态度那也是明摆着的任何一个中国统治者都不希望看到朝鲜、日本合二为一。

  老东王在世,他的那几位老兄弟为了不闹出什么“天兄、天使斗上帝”的烂事儿,只能咬着牙忍一忍。一旦老东王升天了,太平天国的海军会不会逼上门来逼朝日分邦就难说了.况且,朝鲜的那帮东殿老兄弟心里还是认太平天国的!

  所以,一支能够抵御太平天国海军的朝日联合舰队,就是朝日天国的立国之本!

  “罢了。”杨承天转身,金蟒袍袖一拂,“准卿等所奏。山本权兵卫,命你为特命全权使节,赴英洽谈采购与联合开发事宜。记住,每一块银元都要用在刀刃上!莫负本王期许。”

  “哈依!”山本与郑永宁齐声顿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锐芒。十年,两千万,足够了。足够打造一支足以将朝鲜半岛与东殿援军隔绝于波涛之外的“特化舰队”,更足够为那个在萨摩藩邸深处、由西乡隆盛等人悄然编织的复国大网,披上最坚硬的铁甲。

  几乎在同一时刻,鹿儿岛城下町一处隐秘的茶室内,东乡平八郎跪坐在萨摩藩家老西乡隆盛面前,将一份誊写在和纸上的《海军立国论纲要》推过矮几。

  “西乡大人,‘海军立国’之机已现!”东乡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锤,“朝日海军,躯壳属朝,魂灵在日!萨长子弟已掌轮机、炮术、航海之要津。四民协会(日本工农协会)在船厂、码头根基日深。只待……”他做了个斩切的手势,“杨秀清归天,便是吾辈举事之时!拥戴还俗之睦仁皇子,正位京都,涤荡真约神道宫妖人,光复神国!”

  身材高大犹如巨人一般的西乡隆盛紧握着腰间短刀柄,浓眉紧锁:“封锁海峡,隔绝朝鲜援军,确为胜负手。然太平国海军新锐迭出,我舰队何以抗衡?”

  “重甲!重炮!近海死斗!”东乡斩钉截铁,“放弃远洋,专精近岸。以铁壁防御抵消贼军数量优势,以巨炮雷霆粉碎其登陆企图。此等‘特化舰队’,耗资虽巨,却正中英人下怀!彼欲锁太平东南,我欲锁日本海峡,目标一致!英人技术、资金,必为我所用!杨氏父子……”东乡嘴角勾起一抹冷嘲,“在彼等眼中,海军不过是不会造反的浮城罢了!”

  西乡隆盛缓缓点头,眼中燃起火焰:“吾自美利坚归来,亦抱此志!萨摩志士,已如薪积,只待星火。东乡君,放手去做!萨摩藩,便是海军立国最坚实的靠山!”

  关外的太平天国辽宁省,春寒料峭更胜日本京都不知道多少。

  刚刚建成了一期工程的大连海军造船厂巨大的露天靶场上,罗耀国裹紧呢子军大衣,与马宝才、王琰并肩而立。前方,一门粗壮黝黑的巨炮昂首向着滔滔大海。

  大连造船厂的厂长徐建寅、法国总工白易劳及其恩师法国海军造船总局巨擘迪皮伊德洛梅,以及法国火炮专家夏尔德班格,簇拥在侧。

  “装填完毕!试射准备!”旗语兵嘶吼。

  “放!”徐建寅手中一面令旗挥下。

  轰!!!

  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撕裂寒风,炮口喷出数十米长的赤红火焰,狂暴的气浪将百米外观测帐篷掀得猎猎欲飞!沉重的炮架在液压制退器作用下猛地后坐,又缓缓复位。望远镜中,远方海面猛地炸起一道数十米高的浑浊水柱,久久不散。原本浮在水面上的红色标靶,现在已经没了踪影。

  “好!”罗耀国放下望远镜,取下捂着耳朵的耳套,看向身旁的德班格,“夏尔,此炮如何?”

首节上一节430/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