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国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工人身上,声音却出奇地平静:
“宝才,你知道吗?原来更糟糕……更糟十倍。”
马宝才一愣:“什么?”
罗耀国指了指远处的工人:“如果不是我们,他们当中有一半人现在根本不会存在,剩下的也只会是文盲,”
他转过身,眼神当中不但没有愤怒,反而有些欣慰:“现在他们有契约,能认字,敢讨价还价这就是进步。”
王琰连忙附和:“是啊!左大帅定的规矩虽然执行不严,但至少工人都知道什么是‘该有的’!”
马宝才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见罗耀国抬手指向“渤海号”货轮的烟囱上面漆着一行醒目的英文:“加州轮船公司”。
“看到吗?”罗耀国轻声道,“这些货是卖去美利坚的。如果没有这些外部的市场,没有新大陆吸纳移民,关内的矛盾早就炸了。”
海风突然变得猛烈,吹散了罗耀国后半句话。但马宝才心里却是好一阵失望……
汽笛长鸣,“飞鱼”号的螺旋桨开始搅动海水。舰桥上的水兵们喊着号子,收锚启航。罗耀国依旧站在甲板前端,望着逐渐远去的天津港。
港口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片坠落的星河。纱厂的烟囱还在喷吐黑烟,码头上又有一批新的工人开始装货。更远处,贫民窟的窝棚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而功勋国人和工厂主们居住的洋楼或是园林此刻却灯火通明是用蒸汽机发的交流电点亮的竹丝灯放出的光。
而蒸汽机、发电机、输电线和灯全都是太平天国制造的!
马宝才走到罗耀国身旁,低声道:“老师,土地兼并的事……”
罗耀国忽然笑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十二万功勋国人占着最好的地,纳着最轻的税,一定还占了不少公田。”他拍了拍马宝才的肩膀,“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一点你要向你大师兄好好学学。”
王琰凑过来,递上一份电报:“老师,英国人的新式铁甲舰定型了,10000吨标准排水量,航速20节,主炮口径……”
罗耀国没接电报,只是望着海天交界处逐渐消失的夕阳:“好!咱们该下饺子了!”
第855章 因为997,所以才要打世界大战啊!
黄海的海水在深秋的阳光下泛着土黄色的光,凉飕飕的海风灌进了“飞鱼”号铁甲舰军官休息室的舷窗。这艘6500吨的钢铁巨兽正以10节的航速平稳地向南航行,身旁跟着体型小得多的“大兴”号轻巡洋舰(吴县级),两舰犁开的海浪在身后拖出长长的白色尾迹。经济航速下,锅炉的轰鸣低沉了许多,但舰体深处双胀式蒸汽机有节奏的震动,依旧透过柚木地板清晰地传上来。
休息室内,罗耀国坐在一张固定在甲板上的铁架木桌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桌上摊开的是“飞鱼”号的海试报告和几张初步的改进草图。王琰和马宝才分坐两侧,气氛有些凝滞。
“老师,”王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惯有的谨慎,“‘飞鱼’号的海试数据确实惊人,20节航速冠绝东亚。但……它毕竟是验证舰,吨位、火力、防护都只是巡洋舰级别。万吨级的‘飞鹰’号设计更完善,航速要求更是达到24节,主炮布局也更合理。是否……再等等?等‘飞鹰’海试成功,以其为蓝本量产,更为稳妥?现在仓促量产‘飞鱼’,一旦‘飞鹰’成功,这‘飞鱼’级岂不立刻落伍?耗费巨资造一堆过时货,太可惜了。”
罗耀国端起粗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报告上,声音平缓却不容置疑:“等?等不起。阿琰,你只看到了技术上的‘落伍’,没看到战略上的‘急需’。”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个弟子:“第一,海权。现在掌握世界海洋命脉的,还是英国人那帮老米字旗。而我们太平天国,人口年年暴涨,六万万张嘴要吃饭,关内十八省的土地就那么多,人均三亩都不到,勉强吃饱饭罢了,没什么消费能力!工厂里织出来的布、炼出来的钢、造出来的机器,能卖给谁?又靠什么换回南洋的米、美洲的鸟粪硝石、印度的棉花?一旦英国人把锁链一收,断了我们的海路,关内立刻就是滔天大祸!饿殍遍野都是轻的!‘飞鱼’级,20节航速,就是专门用来破交的!就是要让英国人知道,我们有能力让他们的印度航线变成火海!有它在,他们才不敢轻易锁死我们!这是保命的杀手锏,晚一天装备,就多一天被人掐脖子的风险!”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第二,军备竞赛。英国人不是傻子,看到我们的‘飞鱼’,他们能不跟?我敢断言,只要我们开建10条‘飞鱼’,他们至少得跟10条万吨快速铁甲舰!一条万吨级的快速铁甲舰,英国人那边造价少说60万英镑!10条就是600万英镑!这还只是船价,配套的港口、人员、维护,更是无底洞!用咱们的十条飞鱼级的开建,换他们几百万英镑,拖累他们的财政,让他们把宝贵的资源都浪费在追逐我们划定的错误路线上,值不值?”
“值!太值了!”王琰眼睛一亮,立刻接口,脸上露出钦佩之色,“老师深谋远虑!这买卖,划算!”
“划算?”一直沉默的马宝才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不满,“老师,大师兄,你们算的是英国的账,可算过咱们自己的账吗?”他指着桌上的报告,“‘飞鱼’级就算再怎么省,一条船也得几十万银元吧?十条就是几百万!咱们天朝去年的岁入,满打满算不过两亿多元(银元)。钱要用在刀刃上啊!教育要钱,多少孩子等着新学堂?修桥铺路要钱,多少地方还靠人挑马驮?农村的水利、防灾要钱,每年多少灾要救?朝廷要是能多拨点款下去,吴总管(吴汝孝)也不至于在东北摊派铁路债券,逼得老百姓骂娘!”
他越说越激动,脸微微涨红:“大师兄说划算,可英国佬财政比咱们多一亿(银元),人口才三千一百万万!咱们呢?六万万张嘴,六万万人嗷嗷待哺!几百万银元砸进铁甲舰,能建多少学校?能修多少里铁路?能救多少灾民?老师,咱们的根基在民生啊!根基不稳,造再多的铁甲舰,不也是沙上筑塔?”
王琰的脸色沉了下来,习惯性地板起面孔:“宝才!你这是妇人之仁!没有强大的海军,哪来的太平日子?没有外部市场,工厂的布卖给谁?工人吃什么?老师刚才说的……”
“好了。”罗耀国抬手,打断了王琰即将开始的训斥。他看向王琰,语气不容置疑:“阿琰,你去通知一下‘飞鱼’号的管带,明天上午,安排一场主炮实弹射击。要快,要准。”
王琰愣了一下,立刻明白老师这是要支开自己。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个军礼:“是,老师。”转身离开了休息室,厚重的舱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
室内只剩下师徒二人。蒸汽机的震动声和海浪拍打舰体的声音似乎更清晰了。
罗耀国看着马宝才,目光复杂:“宝才,你觉得你大师兄如何?”
马宝才没想到老师会问这个,怔了怔,老实回答:“大师兄……样样都好,精明强干,对老师忠心耿耿。就是……就是太会迎合老师心意了,有些话,他不敢说,或者不愿说。”
“嗯,”罗耀国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他确实会拍马屁,也会和稀泥。但他也是个能做事、肯做事的人。你呢?你直言敢谏,初心未改,这很好。但宝才啊,你有点认不清当今天下的形势了。你不知道天下人为什么‘苦’,更不知道该怎么救民于水火。”
马宝才不服气:“老师!天下人苦,根源就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还有空子可钻!功勋国人兼并土地,坐拥良田却纳最轻的税;工厂主盘剥工人,十二个时辰连轴转,只给六块大洋!若是能严惩不法勋贵,抑制兼并,再效仿法兰西,立法定下八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天下人何至于此?”
罗耀国静静地看着他,等他说完,才缓缓问道:“宝才,你告诉我,如今太平天国治下,是不是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除了‘人人有田耕’这点尚有欠缺,其他是不是比前清强了百倍?”
马宝才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是。但这兼并之势若不早抑,将来豪强奸商横行,尾大不掉,再想补救就晚了!”
“抑制了兼并,人均守着那三亩薄田,就算有田耕了?”罗耀国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锐利,“江南的三亩水田或许尚可糊口,可其他地方呢?三亩旱田,风调雨顺的年景,能打几斤粮食?若不是这两年有印加天国的鸟粪肥料源源不断运进来,亩产百斤麦子都难!你知道大洋彼岸,美利坚西部十二州的家庭农场,平均有多少土地?”
他伸出食指,重重地点在桌面上:“一百英亩!相当于六百华亩!按一家六口算,人均是咱们这边普通农户的三十多倍!咱们这边的功勋国人,又有几家能拿到六百亩的?你要抑制兼并,无非就是禁止土地买卖,把农民死死捆在那三亩地上。可你知道,现在每年漂洋过海去新大陆的百姓里,有多少人是卖了祖传的几亩薄田,才凑够那五十块大洋的船票钱?那三亩地,是他们饿不死的保命符,也是他们出去闯荡、搏一个更好前程的本钱!我若现在严令禁绝买卖,他们就连这搏命的本钱都没了!”
马宝才被这一连串的反问噎住了,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罗耀国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种沉重的现实感:“再说工人。你知道现在美利坚西部十二州的普通工人,月薪多少?三十块银元起!比咱们这边六块、七块的起步价,高了四倍不止!你或许觉得咱们的工人拿六、七块太低了,是血汗钱。可我却知道,他们之所以还能拿到这个数,正是因为他们织的布、造的机器、挖的煤,能装上‘渤海号’那样的船,漂洋过海运到美国、运到印加天国、运到南洋!卖给谁?主要就是卖给咱们这些年移民出去的华人!那些卖了田才凑出路费去搏命的华人。从他们手里换回真金白银,再用这些钱,买回养活咱们六万万人的粮食、肥田的鸟粪、造火药的硝石、做密封条和轮胎的橡胶……没有这个循环,咱们的工厂就得关门,农田就得减产,老百姓就得饿肚子,社会就得乱!”
他站起身,走到舷窗边,望着外面浩瀚无垠却暗流汹涌的大海,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如锤:
“现在,太平洋还不是太平天国的洋!咱们还没有真正把那些能养活亿万人的市场、那些能支撑起咱们工业的原料产地,稳稳地、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要让咱们的百姓不过苦日子还能天天吃肉,就得把外面的‘饲料产地’和‘养猪场’都拿过来!拿住了,才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他猛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决绝:
“而那些白皮,他们已经嗅到危险了。咱们的时间……不多了!下饺子,造‘飞鱼’,不是终点,是开始!是为了争这最后的时间,争这最后的生存空间!宝才,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就好好干,你不怕得罪人,什么话都敢说,谁的面子都不给,所以我才让你当国防委员会主任.帮我,也是帮天国盯紧,盯死那帮干军工的,逼着他们造出质优价廉的战舰来,这才是你该干的!”
第856章 大英帝国“阵风”级快的就像一阵风!
长江口江的浊浪拍打着长兴岛新拓的船坞,1872年初夏的江风中,江南制造局造船厂新厂的轮廓已经基本成型。罗耀国踩着光滑的大理石地砖走进会议室,身后跟着他的两个得意门生太平天国的海军尚书王琰和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马宝才。
会议室内的一张长桌上这时候已经摆上了一条黄铜打造的“飞鱼二型”快速铁甲舰的模型。
所谓的“飞鱼二型”,其实就是“飞鱼”型快速铁甲舰的最终量产型号等罗耀国罗大总理今儿拍了板,接下去就要开始“下饺子”了!
“王爷请看。”早就等在会议室内的军备部长徐寿展开一卷泛黄的图纸,手指点在舰体剖面处,“这是改良后的动力舱布局。两台三胀式蒸汽机并排安装,单台输出4000马力,比原来的双胀机效率提升三成。”
罗耀国一听有了4000马力的三胀机眼睛都放光了,赶忙问:“4000匹马力的三胀机可靠吗?”
“绝对可靠!”徐寿回答,“这型三胀机的技术是法国朋友帮我们搞来的。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厂已经在法国工程师和英、德两国技工的帮助下,制造出了两台用于试机。目前表现良好!”
“好!”罗耀国兴奋地摸了摸巴掌,低声道,“4000匹马力的搞定了,10000匹马力甚至更大马力的三胀机也就有指望了。”
他可记得,历史上德国佬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使用的就是三台10000马力的三胀机,这一级的战列舰还打过日德兰大海战,而且还打沉过英国人的战列巡洋舰呢!
江南造船厂的新任厂长严复拿起教鞭,轻轻敲了敲模型甲板:“最关键的改进在这里。球鼻艏扩大40%,配合新设计的U型舰艉,理论计算能减少15%的兴波阻力。”他的教鞭移向舰艉,“四叶螺旋桨的弧度也重新调整过,推进效率提升7%。根据江南制造局造船研究所的计算,经过这一系列改进后,理论极速22节,航程扩至4500海里够横渡太平洋.”
“航速真能到22节?”罗耀国突然打断。
“理论计算如此。”严复擦了擦眼镜,“强压通风时,短暂冲刺23节也有可能。”
王琰插话道:“英国人最快的万吨快速装甲舰的验证舰才到20节啊!”
罗耀国嘴角浮现一丝冷笑:“那就让他们追吧。”
他顿了顿,又转向江南制造局造船研究所的所长陈季同:“说说火力布局,和原来一样吗?”
陈季同连忙展开另一张图纸:“飞鱼二型的火力沿用首舰设计,8门150毫米速射炮,四座双联装炮塔。不过新式楔形炮闩可以将射速提升到每分钟3发。如果要求更高的射速.”
“够了。”罗耀国抬手打断,五指按在模型甲板上,“十艘,三年内下水。江南厂现在有这个产能吗?”
严复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目前江南厂的产能倒是足够,光是长兴岛分厂就能同时开建五艘。蒸汽机也能供应得上,但55万银元一艘的造价”
一提到钱,会议室的空气突然凝固。窗外传来船台工匠的号子声,隐约还能听见铁锤敲击钢板的闷响。
罗耀国转向马宝才:“宝才,和江南厂的建造合同由你负责来谈。另外,国防工业委员会还要全程监造。”他的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记住,每块钢板都是纱厂女工十二个时辰的血汗,但工厂要利润,技工要养家,研究所还要经费升级技术.你一定要好好权衡,当好这个‘甲方’啊!”
马宝才此刻仿佛看到了纱厂中辛苦劳作的女工,矿井里冒着生命危险采煤的矿工,还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弟子立军令状。”他转身抱拳,“保证一文一厘都用在刀刃上!”
罗耀国点了点头,转身望向窗外,长江上正有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货轮缓缓驶过,“第一艘量产的‘飞鱼二型’就叫‘香港’号吧,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伦敦海军部的橡木会议桌上,雪茄的烟雾在午后的阳光中缓缓升腾。
刚刚上任没多久的造舰总监内森尼尔巴纳比将一叠还带着油墨香味的报告推到桌子中央。
“先生们,‘阵风’级首舰的海试数据。”他的手指点在一组用红笔圈出的数字上,“20.5节!四台三胀式蒸汽机,总输出15000马力!”
“阵风”级就是那艘英国人的万吨快速铁甲舰了,“阵风”之名是前任的自由党内阁首相格莱斯顿给命名的,意思是快的好像一阵风还是印度洋上的一阵风!
等这型舰量产了,就会被派给皇家海军的印度大舰队使用!
海军大臣乔治沃德亨特猛地站起身,手杖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太平天国的'飞鱼'级呢?”
“最新情报显示可能突破20节,”巴纳比推了推眼镜,“但双方在速度上的差距不会太大。”
财政大臣斯塔福德诺思科特爵士皱着眉头翻动报告:“单舰造价65万英镑?十条就是650万!去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才”
“诺思科特爵士!”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突然打断,“你知道太平天国去年向美国出口了多少丝绸吗?”不等回答,他自顾自地说下去,“足够给每个英国公民做三件衬衫.太平洋上的贸易是他们的命脉!而英伦三岛和印度的贸易则是我们的命脉,如果他们的‘飞鱼’级封锁了印度航线.”
第一海务大臣适时地补充:“8门6英寸速射炮,每分钟可以倾泻24发炮弹。太平天国的‘飞鱼’级装甲肯定不会太厚,挡不住我们的苦味酸炮弹”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外交大臣德比伯爵快步走进来,将一封文件拍在桌上:“朝日天国的大使馆刚送来的情报。太平天国已经签订了十艘‘飞鱼二型’的建造合同,今年就有五艘要铺设龙骨!”
“十艘.”迪斯雷利慢条斯理地站起身,在会议室里踱着步子。“先生们,”他的声音突然变得锋利,“第一艘‘阵风’级完成海试后,立即调往印度舰队。”他转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我要让太平天国知道,大英帝国的海洋,不是他们能够染指的!”
巴纳比犹豫了一下:“首相阁下,我们需要追加几艘订单.”
“十艘!”迪斯雷利用力挥了挥拳头,“大英帝国的钢铁和造船厂产能远远超过太平天国.造舰比赛我们可不会输!”
会议结束后,海军大臣亨特和造舰总舰巴纳比留了下来。他望着窗外的落日,突然问道:“比造船我们真的不会输吗?”
巴纳比苦笑:“目前看来是不会输的。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太平天国的工业实力在下一个十年取得爆发式增长。”
“会有这样的事情?”海军大臣看着造舰总监。
“这可不好说”造舰总监摇了摇头,“目前,工业技术正在突飞猛进!”
伦敦的雨夜,朝日天国驻英大使馆的和室内,纸灯笼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曳。大久保利通跪坐在案前,面前铺开的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英文术语。纸门轻响,两名梳着岛田髻的侍女捧着茶具悄然而入。
“大人,长崎新到的玉露。”穿淡紫和服的少女跪奉茶盏,腕间的银铃发出细微的声响。
大久保接过茶盏,目光仍停留在舰图上:“山本君,18英寸的装甲.英国人真能造出来?”
“一定能!”山本权兵卫放下铅笔,从另一名侍女手中接过一份报告:“还有呢!这是埃尔斯维克厂最新的渗碳钢测试报告。320毫米主炮,弹重450公斤,8,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400毫米锻铁装甲。”
大久保凝视着图纸上狰狞的钢铁巨兽艏艉各一座双联装炮塔,舰体中部耸立着巨大的烟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做着数钱的手势。
“航速呢?”大久保啜了一口茶。
“最多15节。”山本冷笑,“慢,但死不了。”
纸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使馆参赞顾不上礼节直接拉开纸门:“大人!英国首相府送来的密函!”
大久保展开信笺,瞳孔骤然收缩。信上是迪斯雷利亲笔签署的协议:佐世保军港将由英国公司承建,十年内完工,届时将驻泊20艘英国战舰。
“要变天了.”山本喃喃道。他突然转向侍女千代,“去把保险柜里的清单拿来。”
千代匆匆离去,回来时捧着一个檀木匣子。山本取出里面的文件:“日本国关键进口物资的清单,大米、煤炭、钢铁、硝石.”
大久保的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告诉国内,立即开始储备关键战略物资。”
夜雨渐急,敲打着使馆的青瓦。山本沉默了一下,突然问道:“大久保君,你担心日本国会被封锁?”
大久保利通轻轻点头:“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未来的战争,将决定日本国的存亡!”
第857章 法兰西的红色狼群
天历二十三年正月十六,天京城飘着细雪,街巷间到处都挂着大红灯笼。罗耀的马车碾过覆雪的青石板,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车内炭盆暖意融融,海军尚书王琰捧着册子,手指在纸页上轻轻划过,念道:“去年粗钢产量70万吨,英国百万吨;煤炭1亿吨,英国1.4亿;发电量1300万度世界第一啊!”
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马宝才接口:“新造船舶28万吨,英国55万,美国不过20万。”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去年财政收入2.4亿银元,仅次于英国,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