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35节

  罗耀国瞄了一眼南王冯云山,笑着点点头道:“兵戎相见是不合适的,毕竟他还留着最后一层体面.三哥,你是真约派宗主,你且说说,四哥编造天父言惑众之罪该如何惩罚?”

  他这么一说就等于给杨秀清定性了!

  玛利亚马上道:“殿下,要不要我去请郎努斯基之矛?”

  这可是真约派的“圣物”啊,象征着“天父的制裁”!而玛利亚这个副宗主这十几年来,一直执掌着真约派的戒律。如果杨秀清假冒上帝传旨的性定了,接下去就该她来制定对这位天国昔日的二号人物的处罚了。

  “不必!”冯云山连忙阻止道,“来人,取本王的金印来.本王要以拜上帝会宗主之名,将真相告知于天国亿万黎民!”

  很快就有人帮冯云山拿来了文房四宝,只见这位南王七千岁拿起一支狼毫,在黄绫上疾走如龙:拜上帝会真约之派宗主谕告亿兆军民:天父仁爱垂千古,岂会复现凡尘中?旱情早经天象显,诸王共议已知情。江南早有万全策铁舰破浪运粟米,银锄落地开泉眼!东王若怀救民志,何不天京共绸缪?诸王殿内虚席待,敢问汉城可敢临?”

  冯云山写完了他的“打油诗”,回头问罗耀国:“九弟,你看这样可好?若他肯来天京,诸王会议算他一个!”

  洪宣娇冷笑道:“四哥要不来呢?”

  罗耀国笑道:“四哥要不来,那么太平天国就再没他的一席之地了”

  他的话才说一半,还有一半就是:杨秀清如果不来,那他别说在诸王会议中有席位了,连朝日天国的王早晚也给他撸了假传天父圣旨.这可够他受的了!而他要来了天京.说不定一场迟到的事变就在等着他呢!

第861章 杨上帝:朕要带十万人回天京去讲道理!

  天历二十三年十一月初十,午时未到,汉城崇礼门青砖墙根下已挤满了裹着红头巾的功勋国人。卖泡菜的朝鲜老妪缩在墙角,惊惶地望着这群操两广口音的“新两班”围住新贴的黄绫告示。

  “南王七千岁请咱东王回天京咧!诸王殿里留着九千岁的交椅!“张朝爵踮着脚,粗糙的手指戳着冯云山落款的《谕告亿兆军民书》,扯着嗓门大叫,眼眶里面却噙着泪水。

  “天父在上!”黄文铜挤上前,枯瘦的手指摸着“天京共绸缪”五个字,喉头哽咽:“当年金田起兵时候的红布还在俺包袱里……如今总算能回小天堂享福喽!”他忽地转身振臂,“老子在江南厂当差的侄儿来信说天京城里立着七层通天楼!一按机关,铁笼子自个儿往云里蹿,唤作‘登天梯’!”

  “登天梯算个甚!”李秀峰从褡裢里掏出皱巴巴的信纸,在众人面前抖开:“俺外甥在太平银行守库,信上说总行大堂悬着八百盏‘天灯’,入夜亮过蟠桃会!江边还有不吃草也不吃煤的铁马,呜呜叫着拖十节车厢跑!”

  瘸腿老兵王阿贵突然挤到前面,扯着嗓子喊道:“海对面的功勋国人可都是顿顿白米饭配肉汤!为天国打仗负伤的功勋国人日日都发铁皮罐头!还是牛肉的,从美利坚运来的……真是小天堂啊!”他说着咽了口唾沫,周围顿时响起一片肚肠咕噜声。

  “俺家老三去年调去天京当差,”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又插嘴道,“来信说现在天京城里连挑粪的苦力都能顿顿吃肉,每月能赚二十块银元!”

  “二十块?一个月”旁边立即有人惊呼,“俺在朝鲜当个两司马,一年才领二十块!”

  “所以说要回天京啊!”张朝爵拍着大腿嚷道,“咱们这些老兄弟,哪个不是跟着东王从金田杀出来的?如今小天堂建成了,倒让那些后生晚辈享福!”

  虽然杨秀清也在努力照顾这帮老兄弟,但是朝鲜天国的财力和太平天国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太平天国的年入超过两亿银元,朝鲜天国才三百余万,算上日本国才勉勉强强到手八百万。而且当年跟着杨秀清入朝的功勋国人不下十万,虽然后面有一部分跑回了东北(捻军系的),还有一些跟着洪家人去了美利坚、夏威夷,但留在杨秀清身边的还不下七万,这批人又在朝鲜娶妻生子,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二三十万!朝日天国的八百万收入都给他们分,一人也摊不了几个。

  况且,杨秀清还要搞工业化,日本那边还有一套真约神道宫的班子也得花一些钱。

  所以这帮红巾国人的待遇和太平天国的功勋国人一比,实在有点差了而他们也的确有资格去太平天国那边享福东殿太平军也是太平军,他们的功劳,诸王会议和国人会议都是认的!

  “可东王若不肯走咋办?”人群后头突然冒出个迟疑的声音。

  “放屁!”张朝爵一脚踹翻个朝鲜人的泡菜坛,酸汁溅满绑腿,“东王是天父四子!上个月刚显过圣,能不敢回天京?”

  黄文铜趁机蹿上石墩,挥舞着拳头喊道:“天父既命东王赈灾,咱更该随驾运粮!当年打过清妖的老兄弟站出来”

  城根下哗啦啦举起数十条胳膊,每只手臂上都布满伤疤。有人高喊:“老子当年在永安城跟着东王杀妖,身上挨了七刀!”

  “俺在打衡山时中过炮子!”另一个老兵大呼。

  李秀峰把信纸塞回怀里,振臂高呼:“走!问东王讨个准信去!咱功勋国人连天条都议得,还怕问句话?”

  红头巾们顿时汇成洪流,脚步声轰隆隆连成一片。守门的朝鲜兵卒吓得缩在墙角,眼睁睁看着这群狂热的老兵涌向城中。同样的场景在汉城各处大门、真约派教堂外反复上演汉城内外各处,一夜之间就贴满了《谕告亿兆军民书》.也不知道谁干的?

  “禀万岁!崇礼门、兴仁门聚众逾万,皆嚷着要回天京!”侯谦芳跌跌撞撞跑进大殿,扑通跪在白玉砖上。

  殿角铜漏滴答作响,杨辅清此时也捧着一份《谕告书》,指着关键处急道:“四哥您看冯云山亲书‘旱情早经天象显’,这是咬定您假传天父旨意啊!”

  “住口!”杨秀清蟒袖一扫,青瓷盏砸在地上碎成八瓣,瓷片溅到洪仁袍角。这位朝鲜总主教咬牙道:“定是张三祥的暗堂作祟!臣已派人去查”

  话未说完,一阵客家山歌如浪头般撞进殿门:

  “天父天兄手段高,金田杀妖到汉江”

  “如今召咱回天京,为何殿门锁铁杠?”

  杨秀清脸色骤变,疾步飞奔,登上了宫门的阙楼。当他看到宫门外的景象时,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万顶红头巾汇成一片血海,前排老兵甚至扛出了褪色的“太平中军旗”。见他现身,沸腾的声浪霎时死寂,只余无数道灼灼目光如利箭般钉在他脸上。

  “万岁带俺们回去吧!”张朝爵突然冲出人群,指天嘶吼,“天父都放话了,南王殿下也请您回天京。俺们愿保着您回天京”

  黄文铜扑跪在阶前,额头抵着青石砖喊道:“当年您代天父传旨诛妖,弟兄们刀山火海跟定了!今日求您再带咱一起回回小天堂!那是咱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杨秀清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攥拳:冯云山这招毒啊!若强硬弹压,神权立崩;若回天京,罗耀国早备好囚笼即便不要了他的老命,软禁在府,当个富家翁也就顶天了。

  他目光扫过人群,只看见茫茫一片的“红头巾”,顿时计上心头人心可用啊!

  “肃静!”这一声如霹雳炸响,万军应声匍匐。杨秀清双臂高举,朝霞给他镀上金边:“朕昨夜得天王托梦!命朕率十万弟兄,押千万石粮,赴天京救灾!”

  他顿了顿,声如洪钟继续道:“然筹备粮草需时日,朕决意明年秋收之后,当亲统大军运粮返京!”

  一千万石?底下的红巾国人都惊呆。

  怎么可能那么多?上哪儿凑那么多粮食?把朝鲜人都饿死也不够啊!

  见众人面露迟疑,杨秀清突然提高声调:“我真约派信徒遍布四海,凡真约信徒,献粮一石者,积功德一分;献粮十石者,可登天堂名册!”

  死寂片刻后,欢呼声骤然而起:“东王万岁!运粮!回天京!”

  杨秀清微笑俯视山呼海啸,后背冷汗已浸透重衫。他心中暗忖:有这一年缓冲,他足够向朝鲜、日本,甚至大洋彼岸美利坚的信徒募集粮食。

  如果真能筹集到一千万石,他手里就握着巨大的政治筹码.因为信徒愿意拿粮食给他,说明大家相信他是真神仙!

  当夜东王府的一间偏殿内,五盏油灯在檀木案几上摇曳,映照着五张阴晴不定的面孔。侯谦芳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突然“哗啦”一声散落满地。

  “一千万石?”杨辅清抓起一本田粮册抖得哗哗响,“朝鲜去年秋粮才收一千八百万石,拿出一千万,剩下的八百万根本不可能够。”

  洪仁指着一张世界地图上的美利坚道:“朝鲜无粮,美利坚有粮,我去趟美利坚替东王您筹粮那边的沃野千万里都荒着,莫说一千万石,再多十倍也不在话下。

  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杨秀清紧接着嗯咳了一声:“粮食不难筹集,真正让罗耀国烦恼的也不是无粮,而是无船可运要不然他也不会下单订购100条大海船了。不过咱们只筹集一千万石,那是多少吨来着?”

  “是60万吨。”洪仁道,“也需要50条江南轮跑一次了不过难度比罗耀国的几百万吨小多了。而且这个数不需要都从美国运,日本、朝鲜多少能筹集一些。安南、暹罗、爪哇也能筹一些.”

  “说的好!”杨秀清“唰”地展开幅《寰宇真约教堂分布图》,朱砂笔圈出曼谷、西贡、马尼拉等港口:“每处教堂设‘积功德粮栈’,只要捐献粮食就能换取抵罪券、天堂券还可以给那些船行的东家和水手发‘平安券’,只要帮着运功德粮,就能一帆风顺!而且这事儿以后还能做成个规矩,只要是真约之国,一国有难,当八方支援!”

  杨秀清的眼神最后转向了地图上的天京:“等朕的千万石米和十万之众一起压到天京,朕倒要看看天京的国人是信朕还是信他罗耀国!“

  “可是.”黄文金提醒道,“天京那边的太平军可船坚炮利啊!”

  杨秀清冷笑:“船坚炮利是对付清妖的不是对付朕的,朕是天父四子,是太平天国的东王九千岁朕要带着粮食和十万国人回去和他开国人大会,让国人们一起来评评理!朕.最会以理服人了!”

第862章 天京事变?我们要用糖衣炮弹打败敌人!

  天京国会山的诸王殿内,炭盆烧得正旺,却压不住萧朝贵拍案而起的怒声。

  “杨秀清打的什么算盘?区区六十万吨粮食,还得靠真约信徒化缘,就想当筹码和咱们斗法?”他指着桌上朝鲜粮产册子,指节敲得咚咚响,“朝鲜去年秋粮统共一千八百万石,他张口就要一千万,剩下的八百万石够谁吃?朝鲜人先饿死一半!”

  洪宣娇捻着只镶钻石的白金十字架冷笑:“四哥本就是两手空空!朝日天国岁入八百万银元,抵不过咱们一个零头的零头。一千万石粮食?把他汉城东王府拆了卖砖也凑不齐!”她刻意拔高嗓音,殿角侍立的书记官笔尖一顿。

  韦昌辉的客家腔调带着讥讽:“何止粮食?运粮的船还要靠真约派教堂募捐!用咱们的教会替他筹粮,脸皮比天京城墙还厚!”他抓起茶盏又重重放下,溅出的茶水泼在了一幅摊开的《寰宇真约教堂分布图》上。“要走真约派教堂的路子化缘,咱们不会?用得着他来当这个大善人?”

  石达开始终盯着辽东地图,此刻忽然抬头:“十万国人随行……若其中有精壮编作私兵,这天京防务不可不小心。”他指尖划过长江防线,“我建议调两个师来天京加强防御。”

  冯云山未答话,只忧心忡忡望向长桌尽头。罗耀国正伏案疾书,钢笔尖在账册上划出沙沙声响。半晌搁笔抬头,竟是一脸笑意:“十万之数或有虚夸,五万总是有的。咱们宽算些按七万人备着!”

  “备什么?”冯云山警觉前倾,目光盯着罗耀国的脸。

  “自然是备福利!”罗耀国将账册推过桌面,“东殿兄弟也是太平军!从金田杀到朝鲜,红旗上染的都是自家人的血。该给的田宅、年俸、安置费,一分不能少!”他蘸墨圈出几行数字,“愿留天京的,工部拨地盖房;想去东北垦荒的,农会划农场发安家银。勋贵按功授府邸,寻常国人安排进厂矿和各地衙门总归让老兄弟们体面落脚。”

  冯云山细看账目,紧锁的眉头渐舒:“大概要花多少钱?”

  “需得五千万!”

  “五千万银元……”冯云山斟酌了一下,“咱们的朝廷也不宽裕这样吧,真约派出两千万,总理府那边出三千万。”

  “那可太好了!”罗耀国抚掌大笑,“人均摊到八百银元,江南厂新工月钱才十几块啊!”

  洪宣娇愕然瞪大眼:“九弟莫不是疯了?这些人是跟着杨秀清回来夺权的!”

  “怎么叫夺权?差事没办好,活该。”罗耀国拎起暖壶一脸和气地给众人续茶,“可要反我,得按天国的规矩用选票,不是刀枪。”他忽然转向洪宣娇,“七姐,劳你走趟汉城,代表诸王会议迎四哥回国。”

  洪宣娇怔了怔,似乎明白了罗耀国的心思,忽地抿嘴一笑:“总不能空手去……我带几船江南织造局的绸缎?再装些上海食品厂的罐头糖果?”

  “不够!”罗耀国从抽屉抽出礼单拍在桌上,“罐头要牛肉的,糖果要巧克力夹心。再配真约教堂特制的精装版《真约》让东殿兄弟瞧瞧,天父恩典都在哪儿!”

  腊月十七,汉城火车站蒸汽弥漫。

  杨秀清蟒袍外罩着狐裘大氅,身后红头巾列阵如林。当漆着金龙的专列嘶鸣进站,月台霎时跪倒一片:“西王娘千岁金安!”

  洪宣娇一袭绛紫骑装踏下车阶。她没理杨秀清伸来的手,径直走向一排匍匐在雪中的老兵,一把搀起前排独臂汉子:“张朝爵!永安突围时你替东王挡的刀,疤还在否?”那汉子颤巍巍掀起衣襟,狰狞刀疤引来一片吸气声。

  “好汉子!”洪宣娇挥手,随行卫队轰然拉开一节货车的车门。里面是堆得满满的礼物:苏绣锦缎流光溢彩,铁皮罐头摞成城墙,晶亮玻璃瓶里的彩色糖果滚着蜜光。人群嗡地骚动起来,几个国人家的孩童忍不住往前挤。

  “老兄弟老姐妹们辛苦!”洪宣娇跃上一张她的随员搬来的椅子,嗓音清亮穿透寒风,“诸王会议派我来迎大伙回家天京城里备好了三层小楼,通自来水管子,装了竹丝电灯!东北那边已经划好了1000万亩黑土地,去了还发额外的安家费!”她抓起一名随员递上的牛肉罐头轻轻抛向人群,“先尝尝小天堂的甜头!”

  罐头被争相传看。独臂的王阿贵在一名洪宣娇的随员帮助下开了罐头,哆嗦着掏出一块酱色牛肉塞进嘴,突然嚎啕大哭:“二十年没吃过这么香的肉……”哭声像水花溅进油锅,顿时就炸了!红头巾们推挤着涌向礼箱。

  杨秀清站在月台中央,嘴角却勾起一丝笑意。

  “七妹,”他大步上前,亲热地揽住洪宣娇肩膀,“天京诸王有心了!这份厚礼,朕记在心里。”

  洪宣娇一怔,没想到杨秀清竟是这般反应。她原以为他会发怒,至少也该冷脸相对。可眼前这位东王九千岁,竟笑得像个得了糖的孩子。

  两人并肩向一顶三十六人抬的大轿子走去。

  两人刚在宽大的轿子里坐稳,洪宣娇就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绫:“这是《章程》,三哥让我带给您过目。”

  杨秀清展开一看,眼中精光闪烁。

  “好!好!”他抚掌大笑,“早该如此!朕若当选,定叫六万万人顿顿吃肉!”

  洪宣娇心中暗惊,面上却不显:“四哥若有心参选,大会必是欢迎的.明年是天历二十四年。”

  “哈哈哈,那可太好了!”杨秀清昂首挺胸,“朕乃天父四子,东王九千岁!论资历、论功绩,哪点不如他罗耀国?”他忽然压低声音,“七妹,你回去告诉诸王,朕若当选,定保留他们现有爵位俸禄,一个不动!”

  洪宣娇强忍笑意,郑重其事地点头:“四哥仁义,我必转达。”

  当晚东王府内,灯火通明。

  “主上,洪宣娇此来分明是示威……”侯谦芳话未说完,就被杨秀清挥手打断。

  “你懂什么?”东王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广场上仍在分发礼品的太平军,“她这是来示好的!罗耀国怕了,知道朕若回京,他那个总理位置坐不稳!”

  洪仁小心翼翼道:“可《选举章程》写明,诸王会议有权提名下届候选人……”

  “那又如何?”杨秀清转身,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朕有十万国人支持!更有天父庇佑!他罗耀国拿什么跟朕斗?”他猛地拍案,“传令下去,加紧筹备‘天堂米’。待朕携粮回京,倒要看看国人大会选谁!”

  窗外飘起雪花,却掩不住府外鼎沸人声。一大群东殿国人正围着洪宣娇的随从问东问西。

  “天京真给分房子?”

  “每月能领多少银元?”

  “孩子能上学堂不?”

  杨秀清听着这些议论,非但不恼,反而笑意更浓。

  “就是要让他们回去!他们都是我太平天国的国人太平天国虽然有六万万人口,但是成年的国人却只有几十万,我东殿一系就能带回去六万有余,占到国人总数的一成有余。.这就是最差的结果了!如果选好了,我就是下一任!”

  天京总理府,电报房彻夜不息。

  “爪哇回电:东殿派出的教士正在四处推销天堂券.”赵烈文念完电文,忍不住问,“王爷,杨秀清似乎真以为能靠选举取胜?”

  罗耀国摆弄着地球仪,轻笑一声:“他越这么想越好。”指尖点在美国,“而且60万吨粮食虽然不能解决丁卯之荒,但也能解决几个百分点的缺口。”

  太平农会的总长陈吉匆匆进门:“美利坚那边的加州总商会回电,愿以市价加两成供粮,可以接受债券。”

  “准了。”罗耀国敲敲桌上洪宣娇从汉城发来的电报,“今日又有一千二百东殿国人申请来天国定居。杨东王还真以为这些人都是他的死忠?”他忽然顿住,望向窗外漆黑一片的天色,“对了,给洪大全发电,让他去和天贵说:只要他明年肯回天京来支持我,我将来就帮他当美国总统。”

首节上一节435/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