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燕王,自热也就意味着他要来北平。这么一个重地,必须要有有能力的皇子来镇守。燕王府选址自然也重要,肯定就是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地方了。
元朝的昔日皇宫就不错,虽然大部分也算是毁于战火了,不过好在还有一定的基础。
忙了一天,马寻简单的参观了一下元朝的都城,其实也有不少汉化的迹象,只不过也确实不太符合马寻的一些审美和认知。
要是放在朱元璋、刘伯温这些人眼里,那肯定是更加不符合天人合一、呼应天象了。
回到了行宫侯马寻说道,“姐夫,真要是给老四建燕王府,肯定是要改一改。这些我倒是不太熟悉,只是我看鞑子的住处也不怎么样。”
朱元璋嘲笑着说道,“口气不小,老四都要住元鞑子皇帝住的地方了。”
马寻立刻纠正说道,“只能选元皇宫的一部分建燕王府,老四只是燕王。老二去了西安,也只能是在唐皇宫故址选一部分建王府。”
朱元璋盯着马寻看了看,随即笑着说道,“是我失言了,是不该让他们选太多地。”
对于马寻下意识的一些言论,朱元璋是十分满意的。虽然那些都是他的儿子们,心里也是喜欢的,可是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皇子和太子一个待遇。
方方面面的待遇就不应该一样,选前朝皇宫的故址建亲王府没问题,但是也只能是选那些皇宫故址的一部分而已。
甚至是要直接避开前朝皇宫的一些核心区域,比如说正殿,或者是储君宫殿的故址。
没别的原因,只是让这些亲王们得非常清楚的知道他们只是亲王而已,半点不要多想。
常遇春拎着酒壶跑进了帐篷,“陛下、小弟,咱们喝一壶?”
“郭二,进来喝酒。”朱元璋大声喊道,“郭大也不在,咱们几个先喝酒。”
郭兴立刻跑进账内,喜笑颜开的说道,“陛下,羊肉在腌着,一会儿就送来。”
马寻也来兴趣了,他自认为比较擅长烧烤。只可惜军中的这些人太粗豪,直接整只的羊烤起来,马寻擅长的是烤羊肉串、蔬菜串。
“小弟也不和咱们亲近吧?”郭英就笑着开玩笑说道,“俺家里老三可是说了,小弟也不和我郭家小子们玩闹,只喜欢逗常家的小子。”
常遇春得意的笑了起来,要说和马寻关系最好的武将人家,还真就是他常家了。
“二哥这么说就没良心了。”马寻也不怯场,笑着怼道,“我和三哥可是至交好友,他喜欢喝酒,我喜欢品酒。再说了,二哥也没子嗣啊。”
朱元璋和常遇春哈哈大笑,郭英现在还没有儿子,这可给他急坏了。
“回头你好好问问小弟,他有个不知道准不准的法子。”朱元璋指了指马寻说道,“我看那法子难说,真要是有用,他就该有子嗣了。”
常遇春就帮忙说话了,“小弟成亲还不到半年,没动静也正常。郭二这都成亲多少年了,他这都三十多了,还没个儿子!”
提到这个郭英就发愁,他十八岁的时候就跟着兄长郭兴投奔朱元璋了,现在都三十多了,还是没有生个儿子,有些时候夜里都睡不着。
看着羊被抬了进来,马寻立刻拔出匕首准备去划两刀。
“会烤羊吗?”朱元璋首先表示怀疑和担心,“这上好的羊肉,可别给糟蹋了。”
马寻一下子愣住了,有些担心了,“要不然切成羊肉块,我串起来烤?”
“穷讲究!”朱元璋大步向前,“这是在军中,就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军中的禁酒令还没有完全解除,也就是在冬天边塞苦寒的时候可以送上来一些酒给士兵过过瘾、取取暖。
好在现在是在皇帝的军帐,外头有人守着,不怕传出去影响不好。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就是一些人想一想而已,根本不可能做到。
老子当了总统,儿子的画作就有人挥舞着支票去收藏。老子是稀宗,临下台还能特赦犯罪入狱的儿子。
到时候还要你一脸仰慕、钦佩的说这是体现了父子亲情、人性温暖,还要你深情喊着这就是法治、民主和自由。
朱元璋私下里和兄弟们喝点酒怎么了,建国还可以让他犯过事的亲家去当大使呢,他女婿当朝廷大员的时候,也没多少人说是用人不公啊。
马寻就喝酒喝的心安理得,朱元璋和常遇春他们也都在把酒言欢。现在大功已成,自然是可以好好的庆祝一番了。
有些头疼的马寻爬起来了,黄酒这些东西按说不上头,可是酒量浅就是不行。最主要的是温的黄酒喝着真不错,一开始也不觉得有度数。
朱元璋看着在洗漱的马寻嘲笑起来,“你还真是文不成武不就,喝点酒都不行。”
马寻吐掉嘴里的沫子说道,“姐夫,我一会儿去接保儿。”
朱元璋直接说道,“你去接天德,你哪能去接保儿,他到底是你晚辈。”
“保儿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我去接一下也应该。”马寻开口说道,“我看了一圈,这一趟好像也就我适合去接徐大哥和保儿。”
朱元璋说道,“让文辉他们几个去接保儿,你到时候帮着受降。”
马寻有些不太忙满意的说道,“也就是抓了王保保的弟弟妹妹、元主的儿子,这算什么受降?那元主也是,他立个太子多好!”
对于马寻的吐槽,朱元璋也是觉得遗憾,级别不够啊。
李文忠虽然抓了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独子买的里八剌,但是这个买的里八剌到底还没有被封为太子。
朱元璋笑着问道,“你觉得得给这个买的里八剌封个什么爵位?”
“总归不能是昏德侯、重昏侯。”马寻就说道,“女真的那些人还算有点骨气,帝王也没被俘,要么自缢要么死于乱军之中。”
朱元璋嘿嘿一笑,张士诚兵败被俘,然后帮他体面了。方国珍态度端正乞降,朱元璋见他可怜让他在京城闲居。陈友谅的老父亲、弟弟和两个儿子,也都被朱元璋安置闲居。
对待有些敌人,用不着那么狠,尤其是没有威胁的敌人!
第88章 定制任务
虽说还有一些将士驻守边塞,但是北伐大获全胜了,大军也在陆续班师回朝或者回到驻地。
北平现在算得上将帅云集,一些大将也陆续赶到了北平。
算不上正式的酬功,可是皇帝都到了北平主持北伐死难将士的功臣庙祭祀,一众大将得到了诏命肯定就赶紧赶来。
马寻还是银盔银甲显得非常张扬,尤其是对比灰头土脸的徐达,马寻看着更加英武非凡。
徐达心情很好的说道,“小弟,许久未见了。”
“徐大哥,这才半年的时间,王保保就给你赶跑了!”马寻就笑着说道,“昨天还和郭二哥在说,他就恨没能快一步,要不然王保保跑不了!”
徐达也非常遗憾,“那人太难抓了,本以为安排了郭英,肯定是能抓住。”
对于没能抓住王保保,朱元璋遗憾,徐达和郭英等人也都有些失望。不是徐达用兵或者安排的不够周密,单纯的就是王保保太能跑、运气太好。
看着马寻,徐达笑着问道,“我这半年没在京城,可逗允恭了?”
马寻顿时得意洋洋起来了,“虽然常家那几个小子常往我家跑,这一回还带着常茂来了北平。不过我在京城的时候可是带着允恭玩闹,还让你家丫头去和我夫人说话。”
徐达喜笑颜开,“就应该如此,都是亲近人家!我家大丫头喜欢读书,和弟妹肯定能聊到一块。”
马寻望了望徐达身后,“文英呢,怎么没见着文英?”
“在后面,让他押着王保保的弟弟妹妹一起过来。”徐达笑着开口解释,“文英以后也不可小觑,定能独当一面、成为大将。”
这就是很高的评价了,独当一面的大将,那可就是大将军,是可以统帅数万兵马的。明初的这些将帅如云,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大将军。
将才和帅才还是有些区别,不过现在的大明也不缺独挡一面的大将,更不缺能战善战的悍将。
两个人说笑着,率领着兵马回到了北平。
朱元璋自然开心,他对徐达的能力一直都不怀疑,而徐达也能够很好的完成交代给他的任务,甚至是超出预期。
“汤和那个大嘴巴呢?”朱元璋随即也问道,“邓愈,怎么也没见着邓愈?”
徐达笑着说道,“邓愈还得等几天,他此前在追杀王保保残部。还是他厉害,斩了两千多人,俘获王爷公爵以下百余人,招降八万、缴获无数!”
邓愈确实是一个猛人,十六岁就跟着他的父亲、哥哥开始起义抗元,在他的父兄先后战死之后,这个十六岁的青年率众四处转战。朱元璋驻扎在和县的时候,邓愈直接带着一万多人投奔。
那时候的邓愈虚岁才十九岁!
和这些猛人去比拼,实在是有些不太明智了。要知道现在的邓愈,也仅仅只是三十四岁。
马寻对于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反正不管怎么样,他都是不可能去和徐达、常遇春、邓愈这些人去拼军事能力,那是自取其辱。
李文忠没等到、汤和也没赶来,邓愈也没见到,蓝玉出现了。
看到了常遇春,蓝玉非常激动,“姐夫!”
虽然此前就知道常遇春病愈,可是到底是没有见到人,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常遇春笑着点头,常茂一下子蹿了出去,“舅舅!”
“好小子!”蓝玉打量着常茂,非常开心,“等会儿舅舅就带着你去打猎。”
蓝玉,这也是忙着在外头打仗没有生孩子,这类情况在明军开国将帅当中也算是比较常见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马上就是厚积薄发的时候了。三十多还没有子嗣的郭英,以后也是十多个儿子、好几个女儿。
这些勋贵生儿育女的速度,基本上是可以赶得上朱元璋子女不断出生的速度。
假外甥跑了,马寻也没有什么好伤感的,徐司马、李文忠等人先后率部赶来,打着他们的战利品、俘虏等。
朱元璋把玩着镇圭,有些遗憾的说道,“玉玺没能找到,倒是找到了圭。”
传国玉玺到底去哪了众说纷纭,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在蒙古人手里。
而朱元璋的遗憾目前为止是没有招降王保保、没有抓到元朝的皇帝,以及最重要的传国玉玺。
所谓镇圭,这也就是举行朝仪时天子所执的玉制礼器。
李文忠此前破应昌,一口气将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夺了回来。
这些东西的意义和含金量不用说了,这就是专属于皇帝的各种御用之物。
李文忠抱拳说道,“臣无能,未能擒得元主、寻回传国玺!”
要不是看着李文忠一脸内疚的神情,马寻都以为这是在凡尔赛呢。
这么大的功劳,居然还内疚?
朱元璋还真的是给宋朝帮了不少忙,这些大圭之类的不是宋徽宗、宋钦宗时期丢的,就是在宋端宗时期丢的。
甚至去年大军攻破大都,还在元大都皇城里找到了用宋理宗的颅骨制成的酒器,也是朱元璋下令将宋理宗的头颅安葬回宋陵。
南宋的六代帝陵,也是朱元璋下令修复、派人守陵。
朱元璋就笑着开口,“这回没找到就算了,下回再去找。记得到时候带着你舅舅,他一个书生倒是对沙场有些向往,都是读书人的臭毛病。”
李文忠就赶紧说道,“陛下,国舅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军中多有敬仰。”
马寻都脸红了,他在军中可没有多少威名。
朱元璋也乐了起来,“保儿,你这也是学会了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你舅母不在这,用不着如此!”
朱元璋,这才是李文忠的亲舅舅。叫马寻一声舅舅,那也是因为马秀英的缘故。
徐达就立刻说道,“陛下,去年回京的时候,国舅可是说了想要和我一起北上讨伐元主。”
“徐天德!”常遇春就急了,“俺的命可是国舅救的,他此前北上也是率军驻扎开平,本该是和我合军。过两年北上讨伐元主、王保保,国舅该跟着我!”
徐达这一次不退让,“我是大将军,国舅自然该跟着我!”
李文忠只能着急,徐大将军和常大将军抢人,他都没资格去抢。要是邓将军回来了,那也是有资格抢人的!
这时候也就是军方的巨头有资格来抢人,冯胜、傅友德或者是汤和、唐胜宗等人,那都没资格来抢人,他们可没资格让马寻成为‘副将’。
要不是有自知之明,马寻都要飘飘然了。他这个吉祥物非常的抢手,就好似是军神一般,好像谁抢到了手谁就能大胜一般!
朱元璋就乐呵呵的说道,“你们说了也没用,现在吵的厉害,谁知道他到时候会不会出征。皇后估计不会答应,他也没个子嗣。”
现在的朱元璋刚过四十,正处在壮年,豪迈的厉害。
徐达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上位,要说这些人里头,还是臣和国舅最为志趣相投。”
李文忠抓紧机会开口,“陛下,臣还年轻,得有国舅帮忙才能镇住大军、稳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