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兄长在洛阳被杀,罪名就是私通唐军,谋叛等,妻女没入掖庭,儿子被杀。
杜如晦请李世民帮忙向皇帝请求封赠兄长,李渊也是比较大方,给了云麾将军、银州刺史的赠官,还追赠丰乡侯府爵位。
不仅如此,
杜如晦把庶出的三子杜爱同,过继到兄长名下。
李渊也大方的让杜爱同袭丰乡县侯爵位。
借着今天十娘省亲祭祖,一众亲朋好友齐聚,杜如晦宣布了这个消息,也是向所有人宣告,
他大哥虽然被四叔害死了,
但丰乡侯府,仍由他们长房这一支继承,他给大哥请来追赠官爵后,没有自己请求袭爵,而是以一子过继到兄长名下,
长房曾长孙,
名正言顺。
杜淹这个嫡次子,跟杜如晦这个长房嫡次孙,都争不过这个长房曾嫡长孙。
过继子就是嗣子,是承祧之子。
李逸在一边喝着茶,今天杜如晦倒是唱了一出好戏,借着十娘省亲搭了个台,请来一众看客,
前半场,是十娘风光回门,后半场则是他长房对郭氏一房的凌厉反击,
一剑封喉。
先是坐实郭氏老糊涂,病坏了的印象。
然后就是公布杜淹没人性,杀害侄子陷害侄子入狱,对女儿不闻不问,甚至有意让人以为是杜淹要了一百万赔门财,光收彩礼不给嫁妆。
把杜淹拉出来公然踩踏后,
最后公布了他为兄长请得封赠官爵,并顺势宣布了以庶三子过继给大哥,并获得皇帝特旨袭丰乡侯爵一事。
这一连串,
就是彻底的解决了两房多年来的夺嫡之争,
丰乡侯爵位落在了年幼的杜爱同身上,长房这一支,赢了。
以后再不用争了。
李逸挺佩服杜如晦的手段的,倒也没觉得自己被利用了啥的,人嘛,就是各取所需,杜如晦今天也用京兆杜氏丰乡侯府当家人的身份,
给了他们夫妇很大风光,
不仅给面子,也给里子,加起来二百万钱的房屋、土地、奴隶等嫁妆,甚至还给十娘寻回了一直侍候她的那十几个身边仆妇婢女。
李逸觉得杜如晦今天这般做,
除了达到这些目的外,
还有一点,
就是今天过后,
杜淹在洛阳不敢再弄死杜楚客了,
虽然他杀了杜大郎,但他现在要是再杀杜三郎,那杜淹名声可就彻底臭了,那就是自绝于所有人。
另外一个,
今天以后,
郭氏也就彻底的无法再执掌丰乡侯府了,在所有人眼里,郭氏只是一个老糊涂病坏了的老妇人,这样的人哪里能再掌家。
杜如晦的三子过继给兄长名下,封丰乡县侯,但年幼,所以杜如晦代掌丰乡侯府,也是理所当然。
以后就算杜淹回长安了,也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或者说,
只要郭氏一死,
那么杜家也就要分家了,
但不是杜如晦分出来,而是到时把杜淹、杜锐兄弟俩分出去,分给些田地,祖宅等主要家业,自然是在新的丰乡侯手上的。
“李兄,又见面了。”
一个年轻人过来打招呼,李逸抬头一看,原来是弘农杨氏的杨弘武,任官太子千牛备身,爵封苍山县公,杨素的侄子,韦义节妹妹儿子。
“苍山公好,”
“这几位是我兄长们,弘礼、弘义、弘文,”
杨弘礼,通事舍人、清河郡公,娶的是清河崔氏。杨弘义,工部的屯部员外郎,临贞县公。杨弘文,安成县公,长安县尉。
这四兄弟,一郡公三县公,让人羡慕。
他们爹杨岳,当年也不过是万年县令而已。杨玄感造反前,杨岳就看出侄子苗头不对劲,主要上书杨广要跟这侄子切割关系,
但最后还是被牵连下狱,杨广赦免的圣旨还没到长安,杨岳就被处死了,他的儿子们倒是逃过一劫。
李渊入关,杨家兄弟都前往迎接。
李渊在进长安后,纳了杨素的女儿和杨素的堂妹为大小杨嫔,这两人一个是杨弘礼兄弟们的堂妹,一个是姑姑。
所以李渊以杨素对隋朝功高为由,对杨弘礼四兄弟都予以厚赏,一郡公三县公,都给了六品官职。
这理由听着有点扯蛋,
但不管怎么说,当时杨家兄弟,也确实是弘农杨氏归顺李唐的一个旗帜标杆,李渊也需要得到弘农杨氏这样顶级门阀的支持。
况且,杨家四兄弟,分别娶的是清河崔、京兆韦、京兆杜和荥阳郑。
上次杨弘武替他舅舅襄城公韦义城跑腿,给京兆韦氏出面,送五十两黄金到无极草堂。
当时对李逸的态度,那是高高在上。
这才相隔几个月,杨弘武已经客气许多了,还把三个兄长拉过来引见。
闲聊几句,杨弘礼把话题带到祥瑞金薯上。
他想向李逸讨要祥瑞,当然,也不白要,他们四兄弟,一人要一个,十两黄金一个。
第160章 勋戚子弟的疯狂
李逸献祥瑞,皇帝赐名金薯,亩产两三千斤,一年能三熟,沙田旱地山坡都能种。
这消息现在已经传遍了长安的贵族官员之家了。
而能得赐祥瑞的也就是王公宰相尚书等一二十人而已,这几天祥瑞金薯备受热议,
不仅官员们在衙门相互打听,就是贵妇人们聚会喝茶插花时,也要热聊一番。
能得赐祥瑞,那自然是备受恩宠的。
杨弘礼四兄弟,连看一个郡公三个县公,但也都才六品实职,再怎么出身名门,这次反正是没轮上。
也不知道杨弘武怎么就打听到,李逸独赐一窝御薯,有近三十个。于是乎今天借着这机会,就想也弄四个,兄弟一人一个。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
要是他们四兄弟也一人有一个金薯,那多有面子。
在李逸看来,这种想法很奇怪,但杨氏兄弟却觉得很正常。
名门贵族嘛,思维方式本就跟普通人不一样。
李逸这边一犹豫,
结果杨弘武大气的又加了十两,“五十两黄金,只要四个金薯,也不管大小。”
“行。”
见人家这么大方,李逸便也答应了。
说来这个杨弘武也算半个亲戚了,韦义节是他舅舅,而他又娶了韦义节的女儿,
杜十娘的亲二哥也娶了韦义节的女儿,
所以杜敬同跟韦义节还是连襟,杨弘武既是十娘的二嫂的姑表兄,也是十娘二嫂的姐夫。
这在当下,也算是亲戚了。
“金薯现在放在宫里农圃监,陛下让我在宫苑温室里种,明年春就能收获。到时就能有更多薯种种在田里,你们的四个是要我帮着在宫苑里一起种,还是直接拿给你们?”
老大杨弘礼长的很高大,从太子通事舍人到中书通事舍人,虽然历任文职,可看他衣服下鼓鼓囊囊的,明显是个肌肉男。
这人身上有股子武人的气息,
弘农杨氏,杨素他们这一脉,其实也是关陇核心将门,杨素更是出将入相的典范,
一代儒帅,用兵了得,最擅长大兵团作战,甚至曾在草原,以骑对骑,采用骑兵互攻战术,却硬生生的把突厥骑兵大军击败。
此人亦正亦邪,文武双全,
不仅骑战了得,水战也相当牛逼,当年造龙牙战舰,一举摧毁南陈水军,被南陈士兵畏称为江神。
步、车、骑、船,杨素一生征战无数场,几乎没怎么败过。
隋唐的这些顶级将帅,唯有李靖跟他最相似,怪不得当年杨素在李靖年轻的时候,拍着身边的坐榻说,早晚有一天你要坐到我这位置。
杨弘礼四兄弟,明显也应当都擅骑射,甚至知兵法的。
特别是这个老大弘礼,那眼神就看的出来了。
他笑着道:“那我们也委托浅水伯帮我们在温室种植看养,我们再给十两黄金当辛苦费。”
这种拿钱打脸的行为,很有名门望族的一贯高高在上做派。
不过李逸倒也不在意,
弘农杨氏的门第确实是高,他李逸现在就算是京兆杜氏女婿,也跟杨氏相差甚远。
十两黄金呢,上南城可以买座宅子了。
“杨公你们若是愿意,也可以挑几个聪明伶俐会伺弄庄稼的,我可以带他们观看种植管理金薯,传授些经验。”
“好,多谢。”
六十两黄金,这买卖划算。
李逸甚至有股冲动,想要看看谁还想买祥瑞的。
反正他有快三十个,卖了四个,不还有好多。
等土豆多起来,到时一斤也不值几文钱啊。
李逸接下来也认识了不少的名门公子们,比如韦弘礼舅舅韦义节家的韦怀德韦怀哲,一个是朝散大夫散职,还有个左卫的录事参军职,一个是太子左千牛。
上次跟李逸起冲突的是舒国公府的,已故舒国公韦匡伯跟韦义节是同祖父的堂兄弟,
韦义节一个妹妹嫁隋太子杨昭,如今退位的恭帝杨侑,就是韦氏所生。一个妹妹则是嫁的杨岳,就是杨弘礼四兄弟的母亲了。
而韦孝宽侄子韦冲,女儿嫁给齐王杨,他的儿子杨政道跟萧后,现在还跟着宇文化及在河北流浪呢,未来会落到窦建德手里,再被突厥可敦,隋朝和亲的公主接走,在定襄被立为隋王。
韦冲的儿子,就是太子建成的好友,如今的太子左卫率骠骑将军韦挺。